月的軍訓,完全當做士兵一樣訓練。只有爾等學會服從,知道敬畏,清楚百姓之疾苦,方才有資格為官!
若是這都忍受不住,爾等現在便可自行離開營地,不必參加考試!
不要認為自己學問好便可當官,在我看來,品行好知道善待百姓更加適合為官!按照律例做事,當官其實是天下間最容易的事,真正難的是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是有沒有一顆為國為民的心!”
看著慷慨激昂陳詞的張煌言,陳子龍有些愣神,他沒想到竟然被子侄輩的人教訓。然而細細思量,又覺得張煌言說的很有道理。這天下的士子們,這些秀才舉人乃至進士們,很多人可不正是像張煌言說的那樣嗎?
張煌言的話非常的狠,聽的在場的士子們一陣騷動,但終歸還是沒人主動離開。若是能獲得當官的資格,忍受一些艱苦又算得了什么?
對張煌言的話,很多士子不以為然,但也有相當一批聽了進去。比如陳子龍,聽了后便很有感觸。細思士子們的作為,可不正是像張煌言說的那樣嗎?
自己和其他士子成立幾社,加入復社,看似一幫人因為理念相同聚在一起,但很多加入的士子更多的還是為了擴充人脈抱團取暖,目的并不真的單純。
至于士子們考中功名后的行為,則更是全被張煌言說中。拿陳子龍家來說,自從其父考中進士以后才真正發達起來,擁有了數千畝的田地。而這數千畝的田地,相當一部分是接受投獻而來,剩下的則是荒年放貸而至。而歷數江東名士,江東各大家族,基本上都和自家一樣。
第一次,陳子龍為自己名士的身份感到羞愧,為自己優裕的生活感到羞愧。因為他清楚,自己家每一粒糧食、每一兩銀子,來的都不是那么光明正大。
ps:晚上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