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王府張燈結彩好不熱鬧,達官顯赫出出進進,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李公公忙里忙外,黎王沉靜似水,豪華奢侈的書房,四壁上均是晉王妃楚楚動人的畫像,活靈活現,可見作畫之人用心之深。書案上,赫然擺放著一對玉蝴蝶,兩只蝴蝶像是有著某種默契,相互依偎,久久不愿分離。如果這蝴蝶似人的心境該有多好。輕嘆一聲,搖搖頭,左胸的位置空蕩蕩的。
“扣扣。”敲門聲響起,他不悅的皺起眉頭。
“有事?”
“王爺,迎親的轎子就要到了,您看?”黎王一身月白色長袍,烏發束起,一根簡簡單單的玉簪攏得一絲不漏。李公公記得,那是五年前,黎王爺去北國做質子時,晴兒姑娘送的,王爺這個時候帶上,他心中七上八下,揣測著王爺的心情。
“這樣挺好,又不是迎娶正妃,無需正裝,讓轎子從偏門進來。”
“王爺,若是那樣,劉丞相要挑理的。”
“哦,本王到不明白了,一個庶女,入了王府僅為側妃,相當于妾室,從側門入府,有何不對?”
這事若是放在從前,黎王絕不會這般做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況得罪人呢,總是要避諱些的。慕容晴兒出事,太后的主謀,劉丞相早就得到消息卻遲遲未動,也隱瞞了黎王,直到晴兒墜崖,黎王痛心疾首,劉丞相還不知死活的提出要劉靜嫻由側妃成為正妃。
劉丞相府內倒顯得冷清了些,除了滿園紅色,喜氣洋洋,下人們的忙碌,倒也沒有多少上門的客人。劉靜文嘟起小嘴:“娘,您就不能與爹爹說道一番嗎?既然劉靜嫻是庶女,只能做妾室,黎王爺又蒙受皇上眷顧正盛,為何不將女兒嫁于他為正妻,若是能再進一步,豈不更好。”
大夫人本就不喜劉靜嫻,剛巧又碰了釘子,劉文忠那個老狐貍,還想著晉王,雖然聽聞,經過此劫,晉王因禍得福,倒時健步如飛,目光如炬。那又如何,她如花似玉的女兒,給太子做側妃,她都不愿意,別說是晉王了,“你爹的脾氣,哪能輕易改變,靜文,娘知曉你委屈,劉靜嫻那個死丫頭得了你爹的青睞,就和她娘一樣,以為抓住了老爺的心思,不也是自尋死路。黎王那般狠心的男人,都讓慕容嫣兒,他的發妻變得一文不值,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三姨娘打量著劉靜嫻,長大了,人越發的好看了。想想她的親娘,那個府里最為美貌的姨娘,三姨娘微微泛酸,靜嫻的外貌遺傳了二姨娘的,但卻比她脫俗,看著也更為嬌媚。因讀書識字的緣故,氣質也頗為不錯,若非庶出,前程肯定不差。
“三姨娘,這些年若不是您的招撫,靜嫻未必能保全,如今要嫁做他人婦,無以回報,請受靜嫻叩首。”
“萬萬使不得,末不說你現在歸為黎王側妃,就憑是這府里的小姐,姨娘只是半個奴才,便受不起你這般大禮,若讓夫人瞅見,日后回門,暗里還不知要讓你受多少閑氣。她與你陪嫁的那兩個大丫環,切忌不要放在房里,讓她們守著院子便是,一旦與黎王爺有所沾染,還不讓看輕了去。”三姨娘說著話,拉起她的左手,將一只翠玉剔透的鐲子戴了上去。
“三姨娘,這是您的貼己物件,靜嫻不能要。”
“大夫人的給你陪得首飾都是些花架子,打賞下人也還勉強,姨娘還有兩套新的頭面,加上給你的添箱,足夠你用個一年半載,以后有了子嗣,王爺會體貼你,日子會慢慢的好起來,你娘地下有知,會安心些。”
劉靜嫻站在窗臺旁邊,看著外邊的花園,綠色的小草剛冒出頭來,點點綠色驅走不少的寒氣。畢竟冬去春剛來,萬物蘇醒,而她的命運也要寄托于那個冷血的男人身上,他當初求娶慕容嫣兒時,十里紅妝,好不氣派。
不要時,棄如草履。對鏡自憐,面色如春風拂面,眼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苦澀。我愛搜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