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開始松懈了,就開始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就開始慢慢的墮落腐敗……
所以,
這個目標的糾正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糾正讀書是為了當官的目標,將讀書的目標,糾正為后世張載的四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而往圣可不只是儒家的那幾位圣人,劉邪準備之后追封商鞅為法圣,追封韓非為律圣,追封墨子為工圣,追封公輸班為匠圣,以老子李耳為道祖,以莊子莊周為盜圣,鄒衍為陰陽祖,以扁鵲為醫宗,華佗和張仲景……當然還是封張仲景為醫圣,畢竟張仲景是跟著他劉邪混了,而華佗,鬼知道華佗現在在什么地方呢?
其余百家都是如此,便是名家有些詭辯的公孫龍,也可以封為名圣。
如此,往圣不只是儒家那幾個,而是百家都有了之后,為往圣繼絕學就不只是繼承儒家那些東西了,而是百家都需要。
而為萬世開太平,也不再只是儒家的事情,而是百家的事情。
陰陽家可以去驗證一下鄒衍的小九洲、中九州和大九州的學說嘛,去就具體的走出去勘探地圖和新世界去。
而墨家則要在墨經的基礎上,結合之后劉邪會補充的部分,開始真正的工科的開端,然后,整個華夏,將從建安年間,就開始奠定科學的基礎……
如此一來,方向明確的情況之下,往后兩千年的開發……足以讓華夏走到極致,甚至能在白人都沒反應過來之前,便殖民全球!
華夏的創造力之巨大,潛力值巨大,真的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超乎了想象的存在的。
唯獨可惜的就是,秦始皇帝建立了帝國主義之后,后面的整整兩千年,華夏都是將自身局限于帝國主義的條條框框之中,沒能走出去半步……
而現在,劉邪要做的就是,提前將君主制帝國主義達到巔峰,同時轉化為開明多元的帝國主義。
而后,留下一些關于未來的民主等等可能性的文字資料給后人。
當然,
現在考慮這些還很早很早。
現在要考慮的是……生產力的問題!
生產力無法提升上去的話,那就永遠別想解決教育的問題。
因為,人首先是要滿足自身的生存需求,在滿足自身的生存需求之后,才有資格去追求文明精神之類的東西。
這便是——倉稟足而知禮儀。
現在,劉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去做到倉稟足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