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也反對儒家的,認為他們都不會修道沒有用。他說佛家跟儒家光修性不修命,只從心理人手,對身體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仍是生老病死,很痛苦。
但是,宋元明以后的道家同時也反對一般修道的道家,認為他們光是修命,只是練氣功啊,煉身體啊,在身上搞來搞去玩弄精神。王陽明所批評的就是這種。所以只修命,不修性,光煉身體,不懂所謂明心見性和儒家的修心養性的原理,也是不行的。”
天歌說“道家有一句重要的名言“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這說的是什么?”
仙鶴童子傲白“光煉身體,在身上轉河車,轉來轉去,不了解心性的道理,不懂一切唯心的道理,是一般修道人的第一錯誤。相反地,他說“但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圣”,只曉得在心性方面入手,在明心見性的學理上參,這個空了那個空了,但身體氣質變化不了,他認為這是陰陽沒有調好,永遠不能證到仙佛的果位。
性命雙修成功了以后,道家稱為“無縫塔”,修成一座無縫的寶塔一樣。佛學的說法就是證得無漏果,得漏盡通,一切都成就了,沒有滲漏,沒有遺憾,沒有缺點,這個生命是個完整的。
天歌說“無縫塔?好厲害聽起來”
仙鶴童子傲白“道家要學神仙長生不老的修法,如果不懂明心見性,是無法談修神仙長生不老的。明心見性是心靈的。如果我們說人們修長生不老之道是個圓,明心見性是屬于一個圓的一半,身體方面是長生不老的另一半。兩半合起來才能成功一個圓、才完整。所以道家稱做性命雙修,就是根據《易經》來的。”
天歌說“明心見性走的是禪宗的路線,偏向于所謂見性成佛這一面;而道家、密宗走的路子是偏重生理的一面,就是先把生理修好,修到返老還童,再走明心見性以成佛。這就是性命雙修。所以道家由《易經》這個法則產生了兩句話“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萬劫英靈難入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