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笙和岑貴頂著還沒全好的身體在工廠加班加點的規整著生產,整個流程才算是梳理順暢了,生產效率也都提高了許多,訂單也開始有序的完成了。
“爸,你們出院也才四五天,別折騰那么厲害了,趕快歇歇。”李昊剛入完鋼材,就到熱處理爐旁找李立笙。
李立笙一頭扎進冷卻了的機器里,探頭看著里頭,檢查著儀器。
“這爐子最近運轉太高速了,再不修理修理,回頭就得報廢了。話說你小子折騰回來的訂單也著實太多了,多得這起碼大半年都停不了。這陣子你媽媽又忙著招人,壓根顧不上幫你忙,你也得想想找個助理了。這銷售的事情,總不能一個人兼顧。你媽媽還說你準備開拓旅游這塊的門店,到時工作更多了。”李立笙灰頭土臉的爬出來,撣了撣身上的灰塵說。
“我準備過幾天就到海邊去看看,最近景區開發力度大,這時候門店進駐有優勢。招人這事我讓媽去幫我留意了,現在小于的能力也算跟得上,先兼顧著吧。大哥還有半年就畢業了,到時他如果愿意回來,咱們就可以一起努力了。”李昊想起李軒出去廣州讀大學也已經將近四年了,雖然每年過年都回來,但依然很想念大哥在的時候,如果以后兩兄弟都可以為家族企業而奮斗,那將是多么美好的一幕。
“你大哥啊,學的產品設計,他指不定想去北上廣深試試呢,現在改革開放前沿在深圳特區,那邊發展得如火如荼,一片大好景象,他要是想去深圳拼搏,我們也不可以攔著。畢竟人啊,終歸是要有夢想的,我創立這個刀具企業,為的也是我和你媽媽的夢想,除了生計以外,就是為的一個念想。這企業是我和你媽媽想做的,也沒有什么子承父業一說,你們不必因此有壓力,做自己想做的就成。今年過年你大哥回家,你就別跟他提讓他到廠里幫忙的事,他要是愿意,等他自己提。知道嗎?”李立笙向來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也充分尊重他們的才華和人生選擇。
“爸,你總是給我們那么大的自由度,就不怕我們走歪了嗎?畢竟,別的企業都是家族企業,就拿張家來說,那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那如果換了咱家,到時需要人繼承,我和大哥都不愿意,你可咋辦?”李昊忽然對這個問題起了興趣,他總覺得,爸爸的想法跟別的行業老板完全不同,有時候甚至有些標新立異。
“你們已經從小接受了為人處世的家庭教育,如今的事實也證明我們的教育是有效的,所以你們也沒有什么走歪的可能性。其實一個企業如果只局限于做家族企業,那樣是做不大的,你縱觀一下國內外的企業,哪個做大的企業是那種特別傳統的家族企業?張家即使是代代傳承,他們內里的核心人員是家族的人,但掌控管理和技術的,依然是外聘的。如果企業的家族人員比例太高,將不利于他們的發展。張家的模式是走臺資企業的管理模式,引進的3a管理真的值得我們學習,但那個的確費錢,咱們目前還是小廟,沒法做這塊,只能靠自己摸索。而且他們未來一定是走職業經理人模式的,這個詞我也是從行家那兒聽來的,大意應該就是讓專業的人來管理公司,把控全局,股東就從中管分紅就成。如果是這樣的模式,家族企業的弊端就能削弱,而管理也能更加的順暢和規范。”
李立笙心中有著對未來的盤算,這個企業越做越大的時候,他就曾想過,如果未來無人繼承他的手藝和事業,那這企業應該交給誰做才會生生不息延綿不絕,張家所出現的管理模式,正正給了他一個答案,所以,他只管朝行業技術標桿的目標去奮力發展。
“職業經理人?那就等于把企業交給外姓人了,都說技藝和看家本領基本都不外傳他人,你怎么就舍得把這些交給別人?是不是意味著,管理要排在技術之后?”李昊趁著這空檔,也希望探究父親內心真實的規劃和想法,這往往決定著他以后對品牌建設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