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十分鐘,改一下錯別字之后再看。)
八月十日,河北西路太原府殺熊嶺。
種師中看著嶺下即將再次進攻的禁軍,眼中透露著絕望。
自從孤軍進入太原府之后,將士們已經連續(xù)作戰(zhàn)十余天。
姚古和張灝兩軍止步不前,沒有如約前來夾擊禁軍,導致種師中的西軍被金軍團團包圍。
士兵們都已經饑餓難忍,疲憊不堪。
嶺下的禁軍清楚種師中的軍隊孤立無援、補給短缺、士氣低落,所以接連組織猛攻,一點喘息的時間都不給種師中。
進入太原府的之前,朝廷多次催促進兵,種師中走的急,輜重糧草、賞犒之物都沒帶。
現在瀕臨絕境,種師中知道自己肯定過不了今天了。
金軍再次攻了上來,漫山遍野都是朝上沖鋒金兵。
上坡路讓金軍馬軍沒了用武之地,可下馬的金兵仍然是兇狠彪悍。
種師中再次鼓氣,組織宋軍防守,作為種師中的老部下,西軍將士勉強聽令形式。
金兵沒有了馬,使宋軍的神臂弩更顯難解,弩矢向雨一樣侵泄而下,手持包皮木盾單位金兵根本不能完全防御。
哆!哆!哆!
弩矢設在盾牌上的聲音。
但更多的是弩矢攝入肉體的聲音,宋軍神臂弩射出的弩矢近距離威力遠勝弓箭,不是用來防弓箭的包皮木盾可以防御的。
金軍不斷的往上沖,一層接一層的被宋軍神臂弩射到,最后在接近金軍大陣五十步的時候終于撐不住,再次鳴金退了下去。
種師中再一次打退了金軍的攻擊,但是己方也被金軍的弓箭射到了許多,損失進一步加大。
“種制置,底下的人又在鬧了,大家都情緒都非常不穩(wěn),若是沒有犒賞下去,我估計很快就壓不住了。”種師中手下將領過來匯報道。
靖康元年二月,金軍西路軍統(tǒng)帥完顏宗翰(粘罕)率軍圍攻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間(今屬河北)三鎮(zhèn),北宋朝廷任命姚古為河北制置使,種師中為河北制置副使,命姚古率軍去救援太原,種師中率軍去救援中山、河間。
到現在已經半年過去,種師中一直在河北之地轉來轉去,金軍雖說從開封北撤,但并沒有撤除河北。
所以,河北制置副使的實職任然在身。
“現在我能拿什么去犒賞兵士?”種師中非常無奈,他也不想走到今天這一步,可恨樞密院知事許翰僅憑諜報匯報,就做出了金軍要全線撤退的判斷,讓朝廷一再催促自己進兵。
奸臣誤國啊。
“告訴兵將們,今日被圍在此地,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方才有一線生機,只要能夠突圍出去,我種師中用性命保正,肯定不會虧待了大家。”
軍將聽了種師中的話,并沒有推下,其實這個話在之前幾次金軍進攻的時候都已經說過。
現在己方死傷已經超過五成,畫大餅根本不能解決問題了。
“去吧,事在人為。”種師中明白手下的擔憂,可他也沒有了更好的辦法,只能這樣硬撐著。
可兩人的決策還沒有執(zhí)行下去,嶺下的金軍又攻上來了。
沖鋒的號角急促響起,這一次攻上山的金兵比上一次還要多。
終于,拼死死戰(zhàn)的士兵因為沒有犒賞,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氣憤,不愿意在繼續(xù)作戰(zhàn),開始四散逃離。
金軍將領明白“狗急跳墻”的道理,給殺熊嶺后方留了一線空隙,完全喪失作戰(zhàn)意志的宋兵從這里一涌而出。
種師中看著這一幕,心里悲痛。
這種明顯的圍三缺一戰(zhàn)術,他怎么能不明白,宋兵逃出去之后肯定還會面對金兵的埋伏,到時候必然會十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