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
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會被譏諷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
后世歷史研究,傳國玉璽丟失于五代十國時期,隨后唐末代皇帝李從珂自焚于玄武樓后失蹤。
“是真的嗎?”柯雷追問道,傳國玉璽在華夏歷史上的地位太特殊了,若是陳遜能夠得到,那就真的是天授永昌了,絕對的名正言順,再也沒有人可以拿陳遜反賊的身份說事了。
“這誰知道。”陳遜搖了搖頭,自從真的傳國玉璽失蹤之后,各種真假玉璽就層出不窮。
最近了一次是宋紹圣三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
不過陳遜來自于后世,知道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那玉璽就是個冒牌貨。
歷史上蓋有傳國玉璽印章的旨、書,有太多流傳下來,仔細對比就可知真假,以現在的技術,還做不到肉眼難辨的真。
“不管它是不是真,若是能夠從遼國手里得到,那它能夠是真的。”柯雷語氣稍帶一些狠厲。
“也有可能是耶律大石造了個假的,打算忽悠宋國幫他復國。”陳遜并不是很在意這個。
在他看來,立國要正,最終看的還是實力和民心,否則歷史上那么多擁有傳國玉璽的朝代為什么最后都還是滅亡了。
這就說明,這東西就是個念想,對于民心,或許會有一定的加成,但是很有限,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可現在的人就信這個,所以這東西在宣傳方面還是有一些作用。
“等我們打完這一仗,就回去見見那使者,萬一是真的呢?”柯雷的話就完美表現了這個時代的人對于“正統”兩字的重視。
“不著急,得把他的耐心消耗完,到時候才好談,最好能夠讓我們的勝利消息傳遍九州大地,那時候就更好談了。”陳遜再次提起魚竿,這次卻是一條大魚,比狼青之前捕到的還要大,還是陳遜動物園里都沒有收錄過得魚種。
“汪!汪!”空嘴返回的狼青對著這條劇烈掙扎的大魚瘋狂的犬吠。
“別咬它,我有用。”陳遜捏著狼青的脖頸,將其扔到了船尾,自己則上前摁住還在撲騰的海魚,開始自我催眠。
將這條魚收進動物園之后,陳遜也沒有了繼續釣魚放松的興致,命大船上的人將小船拉過去,登上了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