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著手里的各種紙張,陳遜不禁感嘆,專業的事情就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這些紙被研制出來之后,就算做不成鈔紙,也可以用作其他用途。
“若是能夠采用機械破碎、攪拌等工藝,這種全部由草做成的紙非常適合擦屁股,因為它的成本非常非常低。”
原來,“草紙”之名就是這么來的了。
“你說的那種混合材料紙呢?”陳遜問道。
“在這里。”鄭直將手里最后一摞紙分發給眾人“這種紙采用了兩成的花棉,兩成木棉、三成麻,還有一些其他材料。”
陳遜隱約記得后世美金的棉含量超過了七成。
摸著手里的混合紙,質量確實不如棉含量最高的那種紙,但是已經超過了后世的糧票質量。
糧票也算是一種紙幣,屬于糧本位的。
既然新中國可以使用糧票穩定金融,那陳遜認為自己采用這種混合紙做出來的紙幣應該也可以。
“它的成本如何?”陳遜問道。
“我們這里棉產量太低了,外購棉花成了這種紙最大的成本支出,若是以目前的原料采購成本計算,三尺寬、六尺長的一張鈔紙,造價需要三文錢。”鄭直已經計算過,回答的很痛快。
三文錢…,相比軍政府目前產量最大的竹紙,價格高出了近二十倍。
剛才所說的原料中,目前棉花產地主要在廣南西路、蜀地等西南地區,廣州還未大規模普及。
木棉是本地產物,這種植物生長速度很快,成本很低。
麻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作物,已經種植了幾千年,總體產量比棉花高,價格也低。
“這個成本作為鈔紙,還能接受。”陳遜捏著手里的混合紙,在旁邊的茶杯里泡了一下,然后嘗試著撕扯,最終發現,就算是紙張在浸濕的狀態下,韌性也很不錯。
“就用它了。”
“好,我回去之后就安排人大量生產。”鄭直應道。
“防偽方面呢?你們都有什么辦法?”陳遜繼續問道。
要發行紙幣,需要面對的問題非常、非常多,只能一個一個慢慢解決。
“您之前所說的水印,在唐朝時就已經被發明出來了,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兩種成熟的制法。”鄭直再次從竹箱中拿出兩摞紙,分發給眾人“這是使用棉含量較高的紙張做出來的水印。”
“這種是在造紙竹簾上直接用細線編織出紋理圖案,凸起于簾面,抄紙時此處漿薄,做出來的紙張放置在桌面上看不出什么,對著光線明亮處,就能夠看到清晰的紋理圖案。”
“這種是使用正常的紙張,將雕有紋理圖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的模子,兩面用強力壓在紙面上,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兩種方法各有利弊。”
“前者圖案產生于造紙的過程中,圖案線條邊緣會有些發散,紋理沒有后者清晰,但紙張質量不受影響。”
“后者圖案是壓制出來的,做出來的水印比前者清晰。但壓制的時候為了不使紙張破損,需要先將紙張浸濕,所以紙張強度會比原紙弱一些。”
陳遜將兩張紙對著陽光仔細查看,紋理圖案都相同,后者確實比前者更加清晰、分明。
“這第二種,有沒有辦法解決紙張強度變低的缺陷?”陳遜問道。
“有,增加紙張厚度,再將水印放置在紙鈔中心位置,這樣就算強度變低,相較于諸位手里拿著的厚度來說,紙張的強度影響會很微小。”
增加紙張厚度,造紙成本自然會提升。
水印放置在中心,則會限制紙鈔上將要印刷的圖案設計。
果然,這世上就沒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
“你們大家覺得呢?”陳遜朝著眾人問道。
“我覺得第一種可以了,已經比市面上的交子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