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場合成的出現,以及謝清團隊接連不斷的成果,讓燧人系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價值。
黃修遠在三月初,就批準了一筆80億華元的投資,在秦皇島、汕美、澳洲帕斯,建立三個電場實驗室。
顯然黃修遠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價值。
單單是電場合成替換化學合成,有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生產的潛力,還可以暴力合成一些新化合物,這對于新材料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促進。
財大氣粗的燧人系,自然沒有吝嗇,直接就砸了80億華元,希望可以加速電場合成技術的發展。
現在大中華的發展,表面上變得非常穩,在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好像在補基礎。
但實際上,暗地里上馬了非常多的科研項目,很多甚至連內部文件,都沒有相關記錄。
14年在航天領域的各個項目加起來,經費已經達到了3772億華元;而今年這個數字將進一步上升,預計全年經費會突破4000億。
以航天科工的發射成本技術,每公斤有效載荷的發射成本,現在是237華元,雄鷹航天也差不多是這個范圍。
憑借國內的低成本高效率,如此龐大的投資,至少可以媲美1.2萬億米元。
這里的米元,是指沒有崩盤之前的米元。
在龐大的資金支撐下,大中華區的航天產業發展迅速,目前擁有兩個空間站,一個月面基地。
另外還向火星、金星、水星、木星,以及小行星帶,發射了27臺相關探測器。
面對大中華如此龐大的航天投資,全球各大勢力也被拉入了航天競賽之中。
今年二月初,露西亞和西洲聯盟終于初步達成一致,計劃在未來5年內,在航天領域投入430億西元約1275億華元。
而諾亞會也是傾盡全力,計劃在2020年之前,在航天領域投入8000億米元約2.3萬億華元。
其他幾個小勢力中,天竺則開始跟不上了,只能勉勉強強拿出8億米元,至于其他小蝦米,就更加沒有錢了。
只是黃修遠對于諾亞會和西洲聯盟的龐大投資,雖然高度關注,卻沒有太過于擔憂。
西洲聯盟和諾亞會的內部問題非常多,特別是現在急匆匆上馬很多項目,導致航天系統一下子吃下這么多熱錢,普遍出現了項目混亂、重疊、相互扯皮的現象。
而米元、西元的通貨膨脹,又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實際投入。
黃修遠和戰略智庫估算過這些勢力的航天投資情況。
就算是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已經將發射成本壓低到每公斤6500米元通貨膨脹影響,相當于沒有崩盤之前的2400米元左右,但他們仍然難以和雄鷹航天、航天科工競爭。
雙方發射成本的差距,目前已經擴大1:26左右。
這是一個非常巨大差距。
相當于航天科工發射一顆衛星,成本只有nasa的126,這種情況下,nasa卻不得不咬牙跟進。
nasa會不會崩潰,黃修遠不知道,但是西洲航天局卻快了,就算是和露西亞合作,勉強壓低了成本,又提高一些效率,西洲聯盟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5年拿出430億西元,還是西洲聯盟的聯席會議,在高盧、不列顛、德意志三巨頭的通力合作下,才咬牙拿出的老本。
如果未來幾年的經濟還不好轉,后果可能是西洲聯盟直接經濟崩潰。
黃修遠通過安全部的渠道,已經了解到西洲聯盟嚴重的經濟問題。
國內可沒有養虎為患的想法,很多合作項目,都是保持對方不會太快死亡,而不是拉他們起來。
而且扶持的地區,也是故意埋釘子,專門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