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容英笑了,從歌曲開始播放,她看到歌詞的那一瞬間開始,她嘴角就一直掛著笑容。
從來沒有停過!
說實話,這首《棠梨煎雪》帶給她的震撼太大了,要比《無題雪》都大的多!
無題雪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當然要寫到這種程度也很難,但是至少還有故事可以依據這個,創作思路明朗;
棠梨煎雪那就不一樣了,那就只有一棵棠梨樹而已,能想到把老棠梨與高中學子的在高中的生涯聯系起來,就已經相當難得了!
更別說林安還把詞寫的這么美,凸顯了棠梨樹的特征的同時還把要表達的東西隱喻其中,關鍵還一點都不顯得突兀,讓人很輕易自然而然就能想到這些,覺得就是這樣。
作為林安的語文老師,鄔容英再次體會到了這個學生的恐怖才氣。
他能根據身邊的實物,信手拈來的創作出好的作品!
什么是天才,這就是!
當然,柯音也不錯。
“我感覺征文已經結束了,這首歌光憑借歌詞,就能拿特等獎!”
陳雪由衷的感嘆道。
其他所有老師,也都情不自禁的暗自附和點頭。
這次征文雖說體裁內容不限,但他們每個語文老師都清楚,最后能獲大獎的作品,幾乎都跟學校有關。
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優先選擇與校園相關的,甚至次一點也會選擇。
這是一個默認的潛規則,沒有理由,也不需要解釋。
這首《棠梨煎雪》從各方面都顯得如此優秀,在這個豫川二中里,不可能有敵手了!
根據往屆的作品,他們很確信沒有一份作品能達到如此優秀的程度,甚至接近的都沒有。
除了林安寫的另一首。
還是那句話,能打敗林安的,只有林安自己!
“這首歌我覺得吧,雖說寫的是咱們學校相關,但如果放到音樂平臺,也能在古風圈火的。至少我覺得我現在聽的那些古風歌,都很難找到這么好的!”
一位女老師說道,其他好幾位老師驚訝的看了她一眼。
這位老師是出了名的喜歡古風歌曲,經常去曲庫里尋找,還時不時會分享給他們聽,對古風歌的品味很刁鉆的。
她能說出這種話,顯然對《棠梨煎雪》有一個極高的認可。
“是啊!”
又一名看起來較年輕的老師說出了心中的疑惑:“話說回來,林安為什么不在音樂平臺上發歌啊,他這幾首歌都很好的?”
眾人看向鄔容英,他們也好奇這個問題。
年少成名,年少有為,應該是大多數這個年紀少年的夢想,林安這樣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林安現在表現出來的水平,他們覺得只要林安后續正常發揮,還是非常具有成名的潛力的。
“我跟他聊過,他說要是太早成名的話,受到過多的吹捧,他可能就會膨脹了,以后寫歌或許就會太功利,而忘了初心。”
鄔容英謹慎措辭,臉上笑容不減,露出贊許的目光:
“他說想趁著年輕多學點東西,靜下心來沉淀自己,等自己足夠優秀了再出名也不遲。”
“原來是這樣。”那位年輕老師一副驚訝的樣子。
“不恃才自傲,謙虛謹慎,不錯不錯。”一位老師贊賞道。
“難得年輕人有這樣的覺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越來越看好他了!”
一眾老師都不吝嗇自己的贊賞,紛紛開口對林安能如此沉得住氣大加稱贊,對他的認可也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李沛華倒是沒說什么表揚的話,只不過她那充滿歲月痕跡與學識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對了,唱這首歌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