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大家子下面還有周洋和母親一小家子。
人人都是大家子,可是大多數人想的都是小家子。
母親在這邊最親的是周洋,哪怕和周洋的幾個叔伯兄弟們,她都沒有太深的感情。
而如果周洋幫助他的這些叔伯兄弟們,那么最后肯定損害的是他自己的利益。
周洋是母親的親兒子,兒子的利益受到損害,當媽的怎么能坐視不管?
而周洋跟這些叔伯兄弟們感情很親很近,畢竟這是看著自己長大的,或者自己跟著一塊兒長大的。
雖然母親不讓,可自己也不能不管。“媽,你放心吧,我心里邊有譜”。
“嗯,不過你記著,你自己馬上也要成家了,以后有事多考慮一下自己家。”看著兒子那眼神兒,母親李淑娟其實明白。
兒子這是沒把自己的意思聽懂,或者說聽懂了,假裝沒聽懂。
不過她還不能明說,或者說明擺著讓兒子不幫他那些叔伯兄弟們。
人生在世,可以沒有朋友,但必須得有親戚。
這個朋友你交定了,他是一輩子。
可這個親戚是你從生下來就已經擁有了。
古代皇帝為什么喜歡把自己的兒子侄子們都封城王爺?這是因為用外人始終不如用自己人。
當你死了,給你扛花圈的只能是兒子侄子,不可能是你的朋友。
當你出事了,第一時間趕到的不一定是朋友,但肯定是親戚。
親戚這種東西是從一出生就會擁有,而且伴隨你的一輩子,并且他還受到世俗和法律的約束約定。
按最新的民法典來說,侄子同樣享有繼承權。
在農村誰家。要是沒有兒子只有閨女,死后房子和土地都是侄子的。
在你受傷或者有病的情況下,誰能給你養老是你的朋友嗎?不是,而是你的侄子們兄弟們。
你的朋友只能交那么多,而且可能還會因為一些事就會離開你,但是親戚不會。
周洋回到家里,在路上就已經想好了怎么幫助大家。
不過不管怎么幫助?也得等到自己拍賣結束以后再說。
轉眼間,8月9號來了,這一天是周洋的訂婚儀式。
儀式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女方父母親戚家到周家村的大隊,然后有本家親戚長輩兄弟們來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