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后,待一切都處理完畢。
東廠提督魏忠賢和錦衣衛指揮使劉僑,拿著查抄的賬單給朱由校匯報著。
別的朱由校不太關心,但是當聽到一共抄家得白銀三十萬兩的時候,眼睛亮了。
朱由校從魏忠賢手里拿起賬單仔細看了起來,不住的吸著涼氣。
沒辦法,太酸了,全世界好像只有自己這個做皇帝的窮,一個個都富得流油。
別的不說,一個兵部侍郎,在家里竟然抄出近十萬兩白銀。還有在萬歷時期一直不太起眼的太監崔文升,想不到竟然從家里抄出了不下五萬兩白銀。
剩下的一些小蝦米,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十五萬兩。
戀戀不舍的把目光從那些數字上移開,說道。
“這些銀子拿出二十萬兩,讓錦衣衛親自押送,給熊廷弼送去。這個案子耽擱了這么久,恐怕他也快壓不住下邊鬧響的士兵了吧。”
朱由校手指敲打著桌面,思考著。
“剩下的十萬兩對了,派去淮北的人不是傳回來說,朝廷救濟的錢糧仍然不夠嗎?再從朕的內帑里出十萬兩,共計二十萬兩救災吧。”
剛剛到手的錢,還沒有在兜里裝熱乎就又分出去了。朱由校著實有些心疼,于是,不忘提醒道。
“東廠的人親自押送過去,到了淮北之后和之前派過去的人接一下頭。看看都有誰在救災的糧錢上上下其手,直接抄家押送進京。”
這是吃到抄家得利益了。雖然現今人人都貪的局面下,貪污是殺不絕的。但是,在適當的點上,小范圍殺殺豬還真香。
朱由校一邊思考著,一條條命令傳達了下去。魏忠賢趕忙一遍遍牢記在心里。
思考了一會后,沒有再補充的了,說道。
“現在先準備著。明天召開大朝會,朕會親自下命令,然后就直接出發吧。”
“是?!蔽褐屹t和錦衣衛指揮使劉僑趕忙應答。
魏忠賢和劉僑都是人精,對于朱由校的安排自然也心知肚明。
錦衣衛負責押送運往遼東的銀子,東廠負責押送運往淮北的銀子。同樣數目的銀錢,萬一出了問題誰也別想推卸責任。
對方就是最的的對比。
東廠和錦衣衛一直不對付,這一次朱由校給了他們一個公平的機會競爭。誰把事辦的好,有獎勵,誰把事辦砸了,挨板子。
距離上一次上早朝,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了。
就在六部九卿都一致認為,這位新登基的天啟皇帝,和他的祖輩們一樣,也是一個不喜歡上朝的主的時候,從宮里傳出了消息。
明日早朝。
這一下眾人有些摸不到這位新皇帝的脈絡了。
第二日卯時。
朱由校在眾人行禮參拜過后,坐在了龍椅上。開始了天啟朝的第二次早朝。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敝?。
御史中,一個楚黨一派的官員,在首輔方從哲的示意下,率先站出來,干咳一聲說道。
“陛下,由此次貪污案可見,朝廷各部堂雖清廉,然地方之小吏卻總能歪曲朝廷之善政,借機搜刮民脂民膏。”
各部堂清廉?朱由校打眼掃了一圈六部的各尚書。全都臉不紅心不跳的,看不出任何異樣的表情。不由暗罵,這臉皮是真厚。
那位御史繼續說著。
“臣請朝廷能對其多加善意引導,從而明至理,造富一方百姓?!?
朱由校在龍椅上看了看方從哲,不由的有些贊賞。于是故意問道。
“不知愛卿可有何良策?朝廷該如何引導向善?”
那位御史脫口而出,朗聲道。
“新建社學,供小吏讀圣賢書,明至理?!?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讀書人對創辦學校,發展儒家教育還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