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忠奸,不問是非,只知一味投機,沽取直名!
在大明,一個大臣遭到彈劾了,按慣例要第一時間上自辨疏,然后在家待罪,等待調查。
大明能夠身居高位的,那個沒有遭過彈劾?一般這種時候只是走一個過場,不會影響到什么。
所以,開始時很多官員雖然遭了彈劾,但是心中并沒有把它當做什么要緊的事,不過是給自己放個假,在家休息幾天而已。
但是,這一次,幾乎所有人都預估錯了。
朱由校讓人調查的力度是空前的,而且還做了兩手準備。
這一天,內閣的偏房中,剛剛晉升為首輔的劉一璟,用完早膳,習慣性的拿起了邸報來看。
只見上邊記載的幾乎全都是某某彈劾某某貪贓枉法,某某彈劾某某用非法手段侵吞他人田地。
可以說,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上,想要找到一個絕對干凈的人,那比大海撈針都難,如果認真調查的話,絕對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這幾天京城各種流言肆意,緊接著大批的朝臣開始互相攻殲彈劾,劉一璟心中便感到了隱隱的不安。
但是他并沒有輕舉妄動,畢竟才剛剛晉升內閣首輔,許多事情還沒有徹底搞清楚。
在劉一璟看來,這一切不過是走個正常流程而已,即使之后朱由校調查的力度變的空前的強大,他也沒有絲毫擔心。
在大明,想要徹底調查清楚一個案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這次這么多官員同時接受調查呢。
沒有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根本想都不用想。
如果真的拖延這么長時間,大明朝也不用蒙古和建奴來打了,自己就自行解散了。畢竟,這么龐大的一個帝國,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是非常繁瑣和龐大的,這些都是需要人手的。
這次看似力度空前強大的調查,最后只能虎頭蛇尾,結果不了了之。
可是當劉一璟看到這么多彈劾的內容幾乎有一半都上了邸報時,徹底坐不住了。
劉一璟拿起邸報,從回廊下走進正廳中,問旁邊正在準備工作的司直郎。
“這些奏疏為何我沒有看到就登報了?其他三位閣老呢,他們來了嗎?”
劉一璟指著邸報中各種彈劾的內容,語氣嚴厲的問道。
邸報是什么,邸報可以說是一種‘官方日報’,發行機構是收發奏章的通政司,記錄的主要內容是來自內閣發抄皇帝的諭旨以及群臣的奏疏,一系列政治信息周知百官。
但是一些民間的學社等機構也會第一時間獲取邸報內容,發抄天下,成為眾所周知的新聞。
所以,關于邸報上邊將要刊登的內容,內閣是嚴格把控的。
可是這一次,上邊的內容卻在劉一璟不知道的情況下發抄天下了。
其他的先不說,上邊這些被彈劾的官員,即使調查過后無罪,也再沒有臉繼續在朝堂中做官了。
明朝的士大夫們,把面子和名聲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
最后的結果只能是遞交辭呈,隱退歸家。
沒錯,這便是朱由校的第二手準備。
第一步,先大力的調查,能調查出來最好,抄家流放,得銀子。
第二步,即使最終時間不允許,調查不出什么也無所謂,把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員往邸報上一刊登,逼其退位。
此時,劉一璟已經氣的臉色發紫,正在哪里生悶氣的時候,忽然聽到門外有腳步聲。
只見韓爌,徐光啟和周永春三人一同走了進來。
“元輔一大早,何事如此大動干戈啊?”
韓爌依舊一副老好人的模樣,看到劉一璟的臉色,上前準備勸慰幾句。
劉一璟沒有理會韓爌,而是徑直走向徐光啟和周永春,指著邸報問道。
“上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