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翻,就可以知道,在自己的朝堂上東林黨的勢力究竟有多大。
吏部尚書是東林黨人,掌控著官員的升遷和任免。
督察院左督御史是東林黨人,乃是掌權者攻擊政敵的得力工具。
禮部尚書是東林黨人,禮部尚書可稱之為‘儲相’。
內閣中還有兩個明面上站在東林黨陣營的閣老。
這還只是進入朝堂中興的高官們,其他什么侍郎,員外郎,主事等更是不在少數。
東林黨最可怕的還不是朝堂上這些展露的冰山一角,最可怕的是在地方上的影響力。
朱由校咂舌過后,把那些奏疏又仔細翻了翻。
哎?禮部尚書孫慎行的辭呈呢?這種高壓下也呆的住?
還真有不要臉的啊?
這真是該上辭呈的不上,不該上的反而上了。
該上辭呈的自任就是禮部尚書孫慎行了,對于這個人,朱由校沒有一點好感,處處和自己明里暗里作對,典型的官僚主義者。
至于不該上辭呈的則是戶部尚書李汝華了,這位老先生是萬歷八年進士,在朝廷做官已經整整四十年,七十多歲的老人了。
之前便以年老體衰為由上過幾次辭呈,考慮到當時自己才剛登基,朱由校一直沒有同意。
這次借著這個機會,老先生又一次上了辭呈。
這次朱由校總不能再拖了吧。不然其他人都同意了,偏偏只留下了李汝華的,怎么都說不過去。
其實,按照真實的歷史,李汝華會在天啟元年,也就是明年便逝世。老先生七十多歲的人了,身體是真的撐不住了。
這次無論如何也得放這位老臣歸家養老了。
對于這個老先生,朱由校打心里是由衷佩服的,
這位老先生和袁可立是同鄉,真的是無黨無派,一個好官。
其他的先不說,常常親赴各種自然災害現場救濟災民,陜西,江西,山東等省,皆因李汝華而活命無數人。
福王就藩,所賜田畝太多,是李汝華極力建議減少的。
周永春巡撫遼東是李汝華提議的。
朱由校從奏疏中移開目光,對旁邊的王朝輔說道。
“詔徐光啟徐閣老進宮來見朕。”
剛說完,朱由校想了想后又說道。
“周永春周閣老也一并叫來吧。”
王朝輔答應一聲向外快步走去。
現在大批朝臣辭去,是該讓徐光啟來接手,安插自己所需要的人手了。
至于該怎樣讓徐光啟來接手這個攤子?怎樣讓安插進去的人手既是自己想要的有能力之人,又能夠很好的執行自己的各項政策?
朱由校雖然心里已經有了些眉目,但和這些大明土生土長的文臣們相比,經驗還是差的遠。
得找徐光啟等人商議了才能最終決定。
至于劉一璟,只是不知道他這個首輔最終會做何選擇了,希望不要讓自己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