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著實沒底。
幾十年前,張居正倒臺之后,戚家連同戚家軍便惡了陛下,一直沒有再得到重用。
無論糧餉還是軍械被克扣,貪墨還是小事,有時甚至直接欠著不發。
現如今神宗雖已崩,但新帝卻不知會是怎樣脾氣的君王。
這次突然被詔入京,是福是禍,只能聽天由命了。
想到這,戚金抬頭看了看天,深吸口氣,冷冽的空氣順著鼻孔直上頭顱,令人精神不由一震。
遼東,遼陽至山海關的管道上,有兩對人馬相遇了。
援遼總兵官陳策,接到朱由校詔其進京的圣旨時,也是一陣恍惚。
最重要的是,圣旨中還特別說明了,令陳策率領全部白桿軍一同進京。
這更讓陳策猜不透陛下究竟是何意。
雖說心中驚疑不定,但是卻不敢有絲毫怠慢,頭天晚上便點齊了所有白桿軍,共計三千多人。
第二日一大早從遼陽出發,趕往山海關,開始向京師行去。
三千人的隊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是走在路上鋪開了,仍然浩浩蕩蕩。
將要接近海州衛時,正迎面撞見了一只幾百人的隊伍,正從海州衛向遼陽行進。
只見這支隊伍其中有錦衣衛,還有山海關的鎮守兵。
陳策已經花甲之年,也常年和文官們打交道,立刻認出這可能是哪位了不得的大人物來到了遼東。
不敢怠慢,讓部隊向旁邊站立,讓對方先通過后,再繼續行軍。
兩支隊伍慢慢相交在了一起,只見那只從海州衛趕往遼陽的隊伍,卻慢慢停了下來。
陳策正疑惑間,卻見一兵士騎著馬小跑過來,停在他的身邊,拱手施禮后,問道。
“我家巡撫大人問,你是何人,現今要帶領這么多兵士趕往何處?”
巡撫大人?陳策心里疑惑,遼東不是經略和巡撫都是熊廷弼熊大人一個擔著嗎?什么時候又多了個巡撫大人。
于是也禮貌的回了一禮,問道。
“敢問,你家巡撫大人是?”
那名兵士正待回答,卻聽到一聲爽朗的聲音率先響起。
“老朽新任遼東巡撫王在晉,不知將軍姓甚名誰,將要趕往何處啊?”
隨著話音,只見一個穿著紅袍官服的長須中年人騎著馬已經來到近前。
沒錯,這位便是經過廷推,新任遼東巡撫王在晉,任命下來后,剛剛趕到遼東,正要去往遼陽。
陳策一看對方的穿著,和身上自帶的氣質,不似作假。
連忙下了馬,見禮參拜。
“末將援遼總兵官陳策,今次應圣上之詔進京。”
“哦?”
王在晉心中疑惑,什么時候陛下要詔邊軍進京了?自己怎么沒有聽說過?
難道是自己離京之后的事情?
王在晉一瞬間便明白了,恐怕是陛下已經開始收權,要掌控兵事了。
想到這里,王在晉只是在最初的時候驚訝了一瞬間,便恢復了笑容。
“陳總兵,可否把你的圣旨,拿來讓老朽看看?”
這?陳策猶豫了一下,對身后的隨從招了招手,將圣旨遞交給了王在晉。
王在晉拿在手里看罷后,對于自己的猜測已經確信無疑。
將圣旨交還給對方后,看了看那些川兵,又問道。
“現下已是寒冬臘月,士兵怎還會有穿著單衣行軍的?”
說到這里,看到陳策一副無可奈何苦笑的表情,王在晉懂了,嘆息一聲。
這些川兵屬于外來兵種,在他鄉本就不受當地人的歡迎,而熊廷弼又是一個主張用他鄉兵來守遼的經略,違背了大部分人主張的用遼人守遼土的意愿。
所以這些外地來的川兵更不受待見了,缺衣少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