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勝的義子,將來很可能還是大楚的王爵。
但嚴真一點也不怕。
他參的就是駱成武!
“唉。”
駱永勝嘆了口氣,煩悶的蹙緊眉頭,手不停的按壓著眉心。
“成武這孩子,朕說了他多少次,又讓他大哥說了他多少次,偏偏就是不改,偏偏就是不改啊。”
連連感慨了好幾聲,駱永勝還是為其開了后門。
“朕給他做個擔保,這次就既往不咎,你看成嗎。”
“恩師言重!”
嚴真嚇得作揖:“恩師如此,折煞學生了。”
“除了成武之外,其他的,你覺得誰不合適,就拿掉吧。”
“學生豈敢,伏請恩師圣裁。”
駱永勝勉勵了一句:“我大楚開朝,你是首功之臣,所以不要和朕那么客氣,你永遠都是朕最得意的學生。”
可著整個大楚中央,除了嚴真之外,誰敢見駱永勝不喚陛下而喚恩師的。
親疏遠近,這里看的清楚。
君衛隊的綱領,是駱永勝一手編修的不假,但卻是嚴真鞠躬盡瘁的在深入貫徹。
年年日日,大大小小數不盡的教導班、動員會,沒有嚴真,君衛隊發展不了那么快。
大楚,也不可能在發展那么快的同時還保持穩健。
“今天寇閣老來找朕,說了很多事,繁瑣的很,讓朕頭疼不已。”
駱永勝喝了一口濃茶,醒醒神。
“今天別的事就不說了,留下來和朕喝幾杯酒,正好朕還有件事得你來辦。”
“恩師請訓示。”
“玉晟今年十一歲了,朕要立他做太子,所以朕準備把他交給你來帶幾年,讓他熟悉一下君衛隊的工作,你看怎么樣。”
嚴真不可思議的抬頭。
之所以震驚,倒不是因為獲悉了太子的人選,而是駱永勝的安排。
君衛隊是大楚的中央核心,讓駱玉晟熟悉君衛隊工作,這妥妥的是接班準備,合乎其太子的身份。
而他嚴真作為君衛隊的總負責人,這下搖身一變,就成了太子太傅。
將來駱玉晟真個登基做了皇帝,他嚴家就是大楚的頂級勛貴。
這才是嚴真震驚的地方。
這份恩,駱永勝賞賜的絕對夠份量。
“太子殿下自幼聰慧,一定不會讓恩師您失望的。請恩師放心,學生一定窮盡心血,輔佐太子殿下盡快熟悉君衛隊的一切工作。”
“嗯,有你這話,朕心里就踏實了。”
駱永勝臉上總算有了笑容:“等將來他大了,就讓他先接手君衛隊的中央工作,然后再接朕的班,過度也方便許多。”
先接君衛隊再接皇權。
這就是駱永勝為后世子孫定下的接班順序。
嚴真,將會是大楚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非駱姓而主持君衛隊全面工作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