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在對外的外交國書上,確確實實一直稱自己為中國。
自號其為中原文化繼承之國。
可笑嗎?
不。
可悲!
契丹是中國,那趙宋算什么?
《遼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會影響》、《契丹國志》、《佛學研究》、《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等著作中,都有關于遼國自稱中國之可查。
而有一個故事,說遼太祖禮佛,希望祭天敬神,和禮祀大功德者,但是誰先誰后呢?
太子耶律倍回答說:“佛非中國教,孔子大圣,萬世所尊,宜先于佛。”
于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先祭祀孔子,再祭祀佛祖。
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這說明,契丹人已經拿自己當純正血統的中國文化繼承者了。
所以如果沒有駱永勝的橫空出世,大遼,是歷史上草原政權享祚最久的國家。
218年!
有人會說了,清朝時間不比遼國還長嗎。
清朝是統一了中國的中原帝國,遼國是沒有統一中國的批著草原政權外皮的中原帝國!
元朝雖然統一了中國,但他的本質還是草原帝國。
走的還是成吉思汗定下來的大蒙古政策。
所以國祚不到一百年。
可遼國呢。
明明是草原政權,也沒有統一中國,但他的國祚為什么那么久。
因其變更了自己的草原政權屬性。
遼國之所以這么長壽,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燕云十六州在遼國的版圖疆域中,僅僅連一成、半成都不到。
大草原多大,燕云十六州不過才半個河北而已。
但是,燕云十六州的人口卻占據了整個遼國六成以上!
《世界人口研究》中,卡爾--魏特夫認為,遼國的契丹族人口大概在七十至一百萬左右,渤海人(也就是女真、室韋等環渤海地區農耕漁獵混合經濟體民族)大概有四五十萬,而漢人則有二百四十萬以上。
葛劍雄先生的《中國人口發展史》則認為,如果算上長城以北,還有部分漢人以農耕形式來養活遼人的話,那么漢人的整體占比應該還要提高。
這個比例,甚至有可能達到七成。
而在政治上,遼國有這么一條規矩。
把遼國分為兩半,南院和北院派,也就是兩套中央班子,北院派的官和皇太后、皇后必須穿契丹服。
南院派的官和皇帝必須穿漢服!
所以我們看《天龍八部》動不動有什么南院大王,穿契丹服是錯誤的!
南院派和皇帝,都必須穿漢服,不允許穿契丹服。
這是因為遼國不愿意承認自己只是漢人口中的蠻夷。
他們才是中國!
這就是遼國長壽的原因啊,從文化上、經濟體的構成上、政權政治的穩定性上,遼國都搖身一變成為了具有鮮明中原帝國特色的國家政權。
趙宋的國祚為什么可以超過三百年,是因為遼國的國運長。
遼國如果旦夕崩滅,那么這就意味著中原帝國和草原帝國(其實就是另一個偽中原帝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
沒有了遼國,趙宋就要面對大草原新興政權無序的沖擊和侵略。
那么宋朝的國祚是斷不會延續那么長的。
因為需要總結,所以聊的有些多。
會議繼續。
“現在遼國滅亡的原因恰是因其過于想要轉型為中原帝國,但卻又不能抹去自己骨子里草原帝國的本性,以至于自己成了四不像。”
“我軍北伐,燕云十六州面對我軍的征討,遼國上下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