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嶺,橫亙東西。
它山體綿延,地勢復雜,千年來成為那些定都關中的政權在南面的天然屏障。
自大唐帝國的關中平原往南,要翻過秦嶺去到漢中和蜀地,從西向東有三條關道可走大散關、斜谷關、駱谷關。
上面這片區域,處于鳳翔鎮與山南西道的交界。
在初唐時期,山南道東接荊楚,西抵隴蜀,南控大江,北達商華之山,所轄范圍相當廣闊。彼時,山南道的治所在襄州。后來到了睿宗一朝,唐廷重新調整道州區劃、將帝國疆域改為十五道時,以山南道治理四方甚遠,而拆分其為山南東、山南西二道。
興元元年三月,本屬勤王之師的朔方軍,其節度使李懷光率五萬部眾在咸陽突然叛亂,大唐天子自去歲十月涇師之變時逃離長安、播遷奉天后,再次出逃,倉促間選擇的前方避難目的地,乃山南西道的治所之地——梁州。
從奉天城奔出,往南略偏西,過斜谷關,在蜿蜒的官道上走約兩百里,便可抵達梁州。
然而這種走法,離已經由李楚琳占據、公然與朝廷為敵的鳳翔鎮治所,太近了些。雖則李楚琳去歲便將精兵帶去長安、歸附于朱泚偽朝,但渾瑊和韋皋,對李楚琳在鳳翔的留后將卒們亦不敢掉以輕心。
因此,渾瑊護駕、韋皋斷后的隊伍,走了東邊的駱谷關道,由洋州再折往梁州。
韋皋騎在頭高背闊的河西戰馬上,行于中軍帥位。暫時的風平浪靜,令他可以有精力回顧突如其來的變故。
駱谷關往南,經過曲折的官道,直通洋州,也可往利州。而洋州、利州、劍州,正是不久前神策軍李晟向圣上討要刺史官職、封給自己女婿等親信的三個州。
在過去的十幾個時辰中,和李泌一樣,韋皋也已約略弄明白,在長安與奉天之間,神策軍與朔方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實際上,三日前陸贄快馬加鞭地回到奉天城,御前就已經進行了一次緊急的商議。
陸贄在圣上、李泌和諸位核心臣子面前,簡短地表達了對自己無力調停的愧疚后,直奔主題,建議天家考慮咸陽朔方軍可能會出現的異動。
具有成熟的臨戰經驗的渾瑊與韋皋,迅速地著手行軍事宜,只是他們不曾料到,李懷光的異志,會落實得這樣快。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朔方軍叛亂這天大的變故來臨之際,曾經狼狽地丟失梁山高地退回邠寧、似乎已被圣上忘了的韓游環,竟然王者歸來般,出現在了東邊的禮泉,且是傾邠寧鎮兵力而出,與同樣從天而降的普王李誼,再次成為勤王護駕的英雄之師。
韋皋暗暗罵了一句粗話。
他現在深深體會到,和文臣相比,武將謀求功名確實更為艱難。
文臣嘛,比方那陸學士,唔,他的躥紅發跡,不就是靠著進士中得早、筆桿子耍得好?
而如自己這樣以門蔭入仕、棄文從武之人,縱然也在奉天之難中很有些青云直上的態勢,真要更上層樓,還是得四方有更多的耳目、手下有更多的人馬,以及,得豁出去做一些或許為高潔之士嗤之以鼻的事。
韋皋沉心盤算,如今放眼四方,藩鎮兵多糧廣、又能聽朝廷調遣的,著實不多。
怕是只有自己岳父張延賞的地盤了——西川鎮。
蜀地節度使回翔長安的先例,以及西川作為抵御吐蕃的前線第一大鎮的存在,教韋皋將自己一直來的謀劃不斷清晰化。
而在這謀劃中,出現得頗為令人驚喜的貴人,便是那宦海四朝耆老,對吐蕃堅決的主戰派李泌。
想到李泌,韋皋自然地又擔憂起落在后面的宋若昭來。
一路行過渭水,便漸漸進入秦嶺,遙望駱谷關。
因已是陽春時節,山中本不算崎嶇的官道,倒是連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