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使帶領五千官兵,想滅掉沙浪天,但是卻被逃了出去。
半年時間不到,沙浪天卷土重來,潛入到甘州城,殺害了石指使使一家人六十三口人。
晉順帝十六年......
晉順帝十八年.....
......
杜孟達講了很多,從沙浪天十二歲殺戮開始,差不多已經殺害了幾萬人,雖說大部分都是無辜之人,但是還有很多人都是他報復的對象。
因仇生恨,恨而殺戮,不死不休,這就是沙浪天的生存之道,也是他在甘肅之地稱霸多年,而沒有人敢招惹他的原因所在。
如果這次放過了他,他以后一定會來報復的,不但報復青衣軍,還會報復萬陵縣。
我懷疑他這次向南逃竄,打算投靠吐蕃部落。
如果他逃到其他地方去,我們暫時還不擔心他,但是吐蕃部落卻不一樣,一直是大晉朝的死敵,幾次都想躍躍而試,但忌憚于安西軍和雍州軍的強大,才暫時休養生息。
沙浪天逃到吐蕃去,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迫切需要卷土重來,那他從哪里得到更多的手下?
甘肅之地的馬匪已經被萬陵縣大軍消滅殆盡,所以他不可能再回來招兵買馬。
唯一可能的是投敵賣國,引狼入室,把吐蕃番軍帶到中原來。
到那時,殺戮只能更多,而且永無休止,甘肅之地的老百姓以后就沒有生存之地了。
阿布達和米大江頓時陷入沉思之中,雖然杜孟達有點夸大,但是他說沒有錯。
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如果萬陵縣撤出這片土地,或者萬陵縣大軍有所松懈的話,都可能給甘肅之地的官府衙門、富商和平民百姓帶來很大的威脅。
“沙浪天該死!”
“非死不可!絕對不能活在這個世上!”
阿布達和米大江相互都發聲譴責道。
但是......
如果讓他真的逃到吐蕃去,怎么能把他抓回來?
就在阿布達和米大江一籌莫展的時候,杜孟達提議道:“如果滅掉沙浪天,我們需要做兩方面的部署。”
“杜老英雄有何建議?”
“一是嚴防死守,在甘肅之地組建巡防軍,一旦發現沙浪天的蹤跡,一定要窮追不舍,不死不休。”
“二是以攻為守,這就要考驗兩位將軍的膽量了。”
“如何以攻為守?”
“其實甘肅兩地和吐蕃之間并不交接中間還夾雜著一個吐谷渾,一百年前吐谷渾向晉朝納貢,依附于晉朝,也可以說是晉朝的屬國。
但是這十幾年來,大晉朝對吐谷渾的掌控有點松懈,被吐蕃看到了機會,然后逐漸向吐谷渾加以滲透,現在已經有吐蕃番兵來到吐谷渾和甘肅之地的交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