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話李云義不方便說出,遞過來一些書信,讓李昌憲仔細看一下。
“哈哈!我有那么壞嗎?”李昌憲看后不以為然,有的事情的確是事實,但有的事情不免有點夸大。
即使這些事情都是真的,他現(xiàn)在還會介意嗎?
在萬陵縣一手遮天?說他藐視皇權、陰謀作亂,大晉朝朝廷又能拿他怎么樣?
一切都需要靠實力說話,私下里隨意誹謗他人,誣陷他的名聲,他會上告于朝廷,讓朝廷把這個人捉拿歸案,還他一個清白!
“三叔,請你寫一份奏折,讓人送到長安都城,讓三皇子殿下好好管理他的屬下,不要放出狗來亂吠一通!”
李云義聽后一陣啞然,這就是李昌憲的底氣,在大晉朝只有他敢對宣平帝說出這樣的話。
說完之后,李昌憲有點好奇地問道:“這個叫宋天復的人和我有仇有怨嗎?他為什么會這樣詆毀我?”
“我也不知道!”李云義搖搖頭,“我在府衙內查看過一份資料,這個叫宋天復的人曾在嶺南府地牢里待過幾年,好像是你下令把人關起來的。”
“是我下令把人關起來的?罪名哪?我怎么能長臂管轄到嶺南府衙的事情,這都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李昌憲都被搞糊涂了,雖然他辦事不牢靠,但他從來沒有做過把人下獄的事情,在萬陵縣沒有做過,更別說在嶺南府衙。
“這還是四五年前的事情,當時嶺南府尹還是茅大人,我看過當時的案卷,的確是你批示的,說這個人欠債不換,私自逃脫,所以被嶺南府衙的人抓住后,一直關在地牢里。”
“是嗎?我真的忘記了!”李昌憲哈哈一笑,已經(jīng)過去太長時間,即使他批示過類似的案件,但他也想不起來,更何況只是一件無聊的案件。
“這件事還和李昌鎬有關,好像是他來到嶺南府后,把這個人放出去,并跟隨這個人去了長安都城。”
“放出去就放出去吧!但李昌鎬為什么要跟著人去長安都城?”
這是李昌憲無論如何都不能明白的,李府上下幾百口人都在嶺南地區(qū),而長安都城已經(jīng)無李家的任何生存之地。
不說宣平帝對李府的人恨之入骨吧,見面后絕對不會給李府的人有任何好臉色,李昌鎬去長安都城,一定是羊入虎口,不至于粉身碎骨,但是也落不到什么好處。
“不知道,但你不要為他擔憂,據(jù)說他在長安都城混得還不錯,宣平......三皇子已經(jīng)把李府賜予給他,讓他成為長安都城李府的當家人。”
“這......老爺子知道嗎?”
“我沒有告訴老爺子,這件事只有你和我,以及你二叔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