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肅然起敬。
因為就算是老子,也不過是重整玄門,立下道教,本質上還是修仙問道。
可孔子不一樣。
孔子這是獨創文道修行法,為人族乃至眾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如果不是文道前中期有壽元的限制......沈堅覺得,文道或許會取代仙道而成為世界的主流修行法!
此時。
孔子已結束講道。
其座下弟子三千,俱已有了大學士修為。
之中七十二位賢人更是清一色的入了大儒之境!
其中不乏已經走到了立言這一步,媲美太乙金仙的大儒!
孔子起身,向眾弟子說:
“三月之期已到!”
“吾當離去,望汝等謹記吾言,勤修學問,廣修善德!”
說罷,向沈堅看了一眼,旋即踏空而去。
沈堅心領神會,當時架起仙光隨上。
......
至那云端。
沈堅果看見孔子立在空中等待。
乃打了一個稽首,問說:“子在此等我,可是有事叮囑?”
孔子向沈堅作了個揖,答說:“掌教,凡塵俗世,非久居之地......”
“吾今生乃是人族賢士......”
”如今證道,欲效仿三皇陛下,要到火云洞中去居住......”
“特與掌教說明,吾雖不復孔宣身,不住金鱉島,一樣是碧游宮人截教眾!”
“日后如有需要時,掌教可遣派人至火云洞,吾自相助。”
孔子深知。
不管是那紫霄宮中的鴻鈞,還是六道輪回中與截教關系甚好的平心娘娘,或者是眾圣,都不會看著如今的他在俗世間久久停留而不管不顧......
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上,自己回到截教居住,除了引起一些人的忌憚,并無實際意義......
所以,他選擇進入火云洞!
一方面,規避風險,同時為后世的人族賢者們做個榜樣。
另一方面,也是為振興人族,中興人道,作出一份貢獻!
沈堅聽說孔子之言,無有異議,微微一笑,言說:
“子有大德,自去便是。”
“我若逢有難處時,亦無有客氣之說。”
孔宣雖轉世,可骨子里的那一份義氣且無失。
沈堅,豈有不放心?
......
火云洞。
伏羲圣皇有感,向其旁神農、軒轅說:
“有人族大德來至,吾等當去親迎。”
此話一出。
神農、軒轅二位齊稱:“善!”
乃起身隨往。
——在這個時間點,伏羲這等說,他們又哪能不知道來者是什么人呢?
三皇齊至洞外。
見那天邊紫氣升騰,祥云滾滾,便知是文祖孔子已經來至。
果然!
下一刻,那紫氣與祥云之間,有一個老者足踏虛空,緩緩行來......
“人族伏羲(神農)(軒轅),恭迎文祖!”
三皇俱是躬身微微一拜!
雖說他們是人族先輩,坐人皇尊位,還共享一個天道圣位,享圣人殊榮,可......
開創文道的文圣人,文祖孔子,難道當不得他們一拜么?
——三皇并不這么認為。
虛空之上。
孔子見三皇如此,忙降下來,向三皇回禮,道:
“丘區區之身,怎當三位圣皇陛下如此!”
“丘......誠惶恐!”
此言一出。
三皇俱是一笑。
隨后伏羲圣皇出言說:
“先生乃我人族之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