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無法搜索到本站,請各位書友牢記本站域名書海閣全拼找到回家的路!
“在商,下官可令開關(guān)放行,使屯集在河?xùn)|的各類貨物進入晉陽,以緩解晉陽百姓生活之苦;在官嘛”說著,盧照鄰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遞上。柴紹見了,忙上前從盧照鄰手中取過,看了下封皮,見上面寫有晉王楊廣的名諱,便忙呈給了階上坐定的李淵。
“此信乃是我主親筆,交由下官帶給唐公親閱。”盧照鄰解釋道。
李淵接過信,拆開便看。階下百官也都在此時小聲議論猜測個不停。
半晌之后,就見李淵將手中書信慢慢折好放在桌案上,面色沉重的抬起頭來說道“晉王千歲書中所說之事容本公思量,為盡快安撫城中百姓恐慌,還請盧先生先放開商道,讓中原商隊進入我晉陽。”ii
“就依唐公,下官回去便下令解除對晉陽的封鎖。為應(yīng)急,下官已在城外軍中為晉陽百姓備下了5萬斤食鹽,還煩請?zhí)乒扇巳ト。咽疚抑髡\意。”
“道宗,命你即刻出城和晉軍聯(lián)系運鹽一事,不可遲誤。”
“是,主公,末將這就去辦。”說罷,李道宗轉(zhuǎn)身出府而去。
“文蔚先生,安排盧先生到館驛歇息,好生款待。先生這書中所說之事,容本公考慮兩日再行答復(fù),且先到驛館歇息吧!”
“也好,下官就候唐公兩日,下官告辭。”盧照鄰拱手施禮后,跟隨內(nèi)史竇威走出了議事府。
見盧照鄰離去,座上的李淵不由輕聲長嘆著“唉!本公雖是此子長輩,但見識卻遠不如他,書中所言句句在理,容不得本公反駁,但本公卻不甘心吶!”ii
“唐公,晉王千歲在書中如何說?”裴寂見李淵表情怪異便上前輕聲問道。
“哦!除玄真、彥博、道生、茂約、嗣昌和弘基外,其余諸公都散了吧!”
留下的這6人隨李淵來到了后屋書房,都坐定后,李淵才將盧照鄰帶來的晉王楊廣的書信取出,交予在座6人傳閱。這5人看完書信后表情各異,有撫須暗自點頭者,如裴寂;有無奈嘆息者,如竇抗;有一臉疑惑者,如溫大雅;有目瞪口呆者,如柴紹;管軍的兩人劉弘基和唐儉對視一眼,一臉惶然,亦喜亦悲。
“好了,諸位。楊廣的書信都看過了,都說說各自的想法吧!也好回復(fù)盧照鄰。”
“唐公,這晉王,哦!不,我等現(xiàn)在該視其為大隋天子了。此信與其說是勸和信,但從所列各項來看,倒不如說是新皇登位之后對我晉陽政務(wù)、軍務(wù)的安置,方方面面俱有提及,確是見解獨到,謀劃深遠,可說是興國利民之策,就看我晉陽能否接受了。”裴寂首先說道,言語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信中所列事項及解決方案的贊許,這其中晉王對待李淵是既顧了面子,也顧了里子,合情合理。ii
“主公,信中所言及的土地改制和對我等士族的補償?shù)龋m提及不多,但我竇氏一門尚能接受。不知彥博先生對此有何看法?”國舅竇抗代表竇氏家族闡明看法,同時問向同為晉陽士族大家的溫氏族長大學(xué)士溫大雅。
就見溫大雅攆著胡須,若有所思,突然聽到國舅竇抗提及自己名字,也不急不慢的說道“呵呵!新天子所說的以資源換我等世家土地之說非常有新意,老夫方才正在謀算其中得失利益。似乎這一新政對我等世家好處頗多,只是對于主公的安排我等不便多言,還望主公思慮清楚。”
“弘基、茂約你二人對信中所說的軍改一事,可有話說?”李淵又問向負責(zé)晉陽軍務(wù)的這兩個心腹大員。
“主公,以某看這軍制改革是依燕山靖邊侯羅藝部的先例,要求我軍最多保留10萬人馬,軍中將領(lǐng)歸屬朝廷,由朝廷任免留用,領(lǐng)取朝廷軍費軍餉。全軍換裝,施行晉軍中的軍銜等級制,成立朝廷所屬的北方軍區(qū),專一應(yīng)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