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試的乃是開隋九老之一的國公魚俱羅,也是護國大將軍宇文成都的師傅,有此人坐鎮武科考現場,500余名報考武生沒有誰敢造次。武科考共進行2天,武生們捉對廝殺,最終產生了武狀元等前十名,以及入圍后補武官的100名武生,這些人可算是整個大隋現今青年武生舉子的佼佼者。他們都將擔任大隋軍隊中的中下級軍官。另落選的400余武生雖有不服也莫奈何。好在他們如同文生一樣可以進入皇家潞州講武堂繼續深造3個月,3個月后還可參與選拔,仍有成為大隋軍隊武官的機會。
開皇四年五月。
不知不覺間,楊二從后世穿越到大隋初年已經整整一年了,這一年里的每一天楊二都沒停下過思考。整個大隋現在并未太過偏離歷史,楊二自己還像歷史上的楊廣那樣在默默的積累著軍功和實力,仍然不能和當今實力強勁的太子一爭高下。若說到不同,那就是自己脫離了京城太子勢力范圍,擁有了一片無拘無束的自由。
雖然是初夏時節,但外面的太陽現在已經很毒辣了,楊二在書房中看著來自潞州裴世矩的書信,李太智也在書房中陪著隨時聽令。阿貝伊在身后輕搖著團扇為楊二扇去暑意。
“看起來這河東有裴司馬大人就足夠了喲!方方面面都還是安排的井井有條的,即使本王親自安排也不過如此。特別是想到了將來投潞州書院的數千學子安置到了城中百姓家中,由潞州府衙每月對這些學子進行生活補助并未加重城中百姓生活負擔,這個創意非常好。而又將200多初選合格后進入講武堂的武生先期安置到潞州大營隨軍訓練,這個想法更是甚合本王之意。先丟在軍營中每日訓練殺殺他們身上的江湖匪氣,學習我軍軍律,學會服從,然后在進行理論上的學習,好,好得很!”楊二邊看書信邊發出贊嘆之聲,心想,這潞州官員們已經在思想上越來越靠近自己了。特別是對武生先下軍營訓練這事,不就是像后世大學新生入學后的軍訓嗎?
“李大人,你剛從潞州回來,說說看潞州書院和講武堂的建設情況?”楊二把看完的書信丟在桌上,抬頭問著李太智。書院的建設等進展事宜,書中并未提及。
“稟主公,潞州書院和講武堂都建在城北王者峰山中,是監察處張恒大人力主在此地建校的。說是這里山中偏僻安靜正適合學子們安心求學。講武堂也在山中一側距書院不遠。下官離開潞州之時,兩處學院教舍、食堂及宿舍等已近完成。書院院正薛道衡和講武堂總教習韓擒虎老將軍對學院選址和建設都是稱贊不已。那張恒大人將主公“沁園春-雪”一詩刻成石碑立于王者峰頂,供山中書院學子們隨時瞻仰。主公所作其他數詞也都盡數刻成大小石碑放置于通往頂峰的道路兩旁,每一座詩碑處皆建有涼亭供歇腳。從講武堂通向峰頂的沿途路上刻有晉軍各項軍法軍規以及主公征伐戰例等石碑隨處可見。更是吸引了各地青年學子們慕名到此登山拜謁主公神跡。”李太智微笑著說道。
“這個張恒還真會來事兒,呵呵!看來本王讓他擔任這兩處學院的政事督導算是用對了人。”楊二聽說張恒還弄出這些花活兒不禁笑出聲來,這是明目張膽的造神手段啊!而且是關起門來灌輸,就差給自己雕刻一座塑金神像了。
“還有,在潞州書院的教程上開設了國學、農學、工學和商學四個門類,入學的學子們都已經按照各自的喜好和特長通過初級考試后選定了自己的學習方向,當然選擇國學者最多,其次是農學、工業和商學。國學除習學孔孟之道外,便是習學政治管理,畢業的學子可擇優充實到各地基層為官為吏。農工商三類特長生,畢業后全部安置到各地負責自己的專項領域建設。這完全是按照主公要求作的。前期學子們雖有非議,但也得到了不少學子們的歡迎擁護,特別是出自世代為商的大家族學子們普遍都直接選擇了主攻商學。”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