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這位便是從喬巴山遠道送信的趙哲中尉旗牌官,朕對喬巴山也是一無所知,若又問便問他。”楊二指著趙哲說道,原本在這種場合趙哲便極為緊張,現(xiàn)在又將面對大帥李靖的問話,更是令他局促不安。
“趙旗牌,不必緊張,本帥要你先講講這喬巴山城的情況?知道多少就說多少?不知也無妨。”李靖微笑著對趙哲道。
“陛下,大帥,末將跟隨秦將軍一路收編突厥零散部落直到喬巴山城。這城其實不大,也無城墻,城內(nèi)居民多是突厥人、室韋人、契丹人和少部分漢人,還有其他不知名部族的百姓群居之地。該城居克魯倫河下游北岸,出城往東便進入室韋領(lǐng)地。故此,秦將軍派末將持書信來報,請示是否出擊室韋?”
“可探得室韋守邊軍人情況?”李靖又問道。
“回大帥話,我軍潛入斥候并未發(fā)現(xiàn)室韋邊境駐有守軍,經(jīng)向城中漢人商隊打聽,往東一路進入室韋領(lǐng)地都無室韋軍人駐扎。只是,不遠處有一巨大湖泊名為呼倫湖,湖邊卻是室韋等各族百姓居住之地,但仍不見室韋軍隊蹤影。”
“呵呵!陛下,大帥。”范士寅笑著起身拱手道:“本參軍曾經(jīng)去過呼倫湖,好一個美麗的所在!湖邊分布著極多牧民部落,也有牧民轉(zhuǎn)而成為漁民,周邊部落多是固定居住并非游牧。因室韋國內(nèi)領(lǐng)地多是極北苦寒之地,冬季到來常人都不能生存,這片土地形同雞肋般,故突厥也不屑于奪取這片土地,室韋少兵也就不難理解了。”
“陛下,下官久居庫倫也知道些室韋的事情。室韋國中與突厥原本也沒有明確的國土邊界,兩國交界處原本便沒有多少人煙。室韋國中現(xiàn)有六大部族,分別為:大室韋部、西室韋部、納北支部、落坦部、山北部和烏羅戶部。這六部結(jié)成聯(lián)盟,共推大室韋部族長南宮寒為室韋可汗。但這種聯(lián)盟極為不穩(wěn)定,又相互不信任,故室韋沒有統(tǒng)一的軍隊,只有部族衛(wèi)隊,這不同于突厥。”阿史那蘇尼起身說道。
“阿史那先生,這室韋名義上的可汗南宮寒你可認得?”楊二問道。
“稟陛下,下官三年前曾受邀去過大室韋西林吉東城出席過南宮寒加冕室韋可汗位官典,因此與南宮寒有過一面之緣。”
“阿史那先生,本帥聽汝之意這六部只是名義上承認南宮寒的室韋汗位,實際不受其管轄,對否?”李靖問著阿史那蘇尼。
“正是如此。”
“那本帥若是出兵采用各個擊破之策,想來拿下這片領(lǐng)地也是易如反掌了?”
“呵呵!大帥這樣作也不為不可。但下官以為不必如此。”
“此話怎講?”
“下官認為,只需陛下給那南宮寒一紙金冊丹卷,以長生天汗之名,冊封其為名義上的室韋可汗,便可將整個室韋納入天朝領(lǐng)地。隨后便可派官吏入駐各部施行管理即可。若是放任不管只求的名義上的領(lǐng)土歸附也可,望陛下定奪。”
“呵呵!原來如此。好!朕就任命阿史那先生為主使,范士寅先生為副使,持本朝國書并朕的鐵券丹書冊封令前往那什么西林什么東的地方,面見南宮寒可汗表達朕的好意,務(wù)必不動刀兵便將室韋全境納入我朝國土。”
“下官遵旨。”阿史那蘇尼起身拱手道。
“陛下,下官認為還需剛?cè)岵卟拍芡翼f可汗。臣請動用秦瓊之雄兵1萬,陪同前往西林吉東,如此便能一舉成事。”范士寅起身進諫道。
“李靖將軍以為如何?”楊二問向李靖。
“陛下,末將認可范先生之剛?cè)岵撸?萬雄武之兵隨行正可張顯我天朝兵威,不戰(zhàn)可屈人之兵也!”
“好!明日午后,朕在東門為兩位先生踐行。趙哲將軍明日一早先行一步返回喬巴山通知秦瓊將軍給朕先選一萬精銳騎兵出來,由單雄信將軍統(tǒng)領(lǐng)陪同兩位先生出使室韋國都西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