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東。”
“末將遵旨,明日一早快馬先行回喬巴山城。”趙哲興奮的起身答道,這段面圣的經(jīng)歷足夠他回軍營后向同僚顯擺了,更可讓其后代面上有光。
“好了!室韋一事便議到這里,還是說說突厥左衛(wèi)王突利歸降我朝一事吧!不知他收到朕的冊封金冊后能否立刻放我中路大軍進入烏里雅蘇臺地區(qū)?也不知他何時能倒戈一擊擊殺頡利可汗?”
“陛下,盡可放心此事。陛下答應(yīng)了王叔巴什基爾的要求,便等同于答應(yīng)了突利所請,突利此人本官素有所知,只要坐了突厥可汗位置,便決容不下頡利存在,若本官猜的不錯,不出數(shù)日即可收到捷報。”阿史那蘇尼信誓旦旦的說道。他久居突厥國高位,早把王族之內(nèi)的爭權(quán)奪利之事看得明明白白。特別是那爭奪汗位失利的左衛(wèi)王突利為人。
“好!就借阿史那先生之吉言了,呵呵!”
商議完畢,眾人便起身施禮后離開了王府。那趙姓旗牌官也隨之離去。屋中又只剩了楊二和穆先生兩人。
“范士寅先生說的不錯,那室韋便是后世的西伯利亞,確是苦寒之地,人煙稀少,也未曾聽說地下有何礦產(chǎn)。小楊你拿下這塊地方倒是可以,但還需做好移民過去發(fā)展建設(shè)的準備。否則,遲早又會出現(xiàn)一股異族反叛力量,比如蒙古成吉思汗那樣的梟雄人物。”
“是啊!我也為此焦慮,一時也沒有好辦法,先拿下來再說吧!對了,穆老,反正沒甚事做,不妨明日下午一道去貝加爾湖看看,估計一周左右便可回來,時間正好。”
“行啊!反正天氣好,一路都是平原大漠,無需飛得太高,順利的話兩日便能抵達湖邊了。大清朝無能放棄了貝加爾湖,民國更加無用竟連外蒙都丟了。但愿這些事情今后不再發(fā)生了。”
“放心吧!前世之事后世之師,豈能重蹈覆轍?即使不要北面凍土的西伯利亞,也要占有風光旖旎的貝加爾湖。”
“呵呵呵呵~”兩人相視而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烏里雅蘇臺左衛(wèi)王府。
“王叔,頡利去攻阿爾泰城遭受了一場大敗,如今已退入山中避戰(zhàn)了。”
“哼!只要他不回來就好。”
“但他卻又派人來催糧了~”
“給他!給他發(fā)一萬石糧食過去。穩(wěn)住他,只要他不亂動就行。他也蹦跶不了幾日了。”
“王叔,現(xiàn)在大隋軍隊到了哪里了?過了地神山了么?”
“呵呵!過了,其前鋒人馬兩日后便可到城外。屆時,王侄便可將歸附大隋朝被封為突厥大汗之事告諸天下并結(jié)束這將近一年的戰(zhàn)事,還和平與安寧給我大漠突厥子民。”
“好!屆時本王還要重建哈爾和林王城,重建王城汗宮。”
“不!王侄。哈爾和林王城被毀不能重建,相反連這烏里雅蘇臺也要棄了。”
“王叔這卻又是為何?”
“哈爾和林城目前已被徹底摧毀,若要重建則需上報大隋朝廷,獲得批準之后才可重建,即使這樣也要耗費大量銀錢。更何況哈爾和林王城代表著舊時的東突厥汗國,這過于敏感容易讓大隋朝廷、讓隋皇猜忌于你,與其如此不如徹底廢棄。”
“那有為何要放棄這烏里雅蘇臺城呢?王叔。”
“唉!這里距大隋過于偏遠,且處在山區(qū),通行諸多不便外還消息閉塞。若仍舊以此為我突厥國都,也易惹來大隋朝廷的猜忌。因此,王侄在受封了突厥大汗位之后,當遷都往南,靠近隋庭才是。主動將自己擺于隋庭的監(jiān)控之下,才不宜讓隋庭對我歸附之心生出猜忌,這也是自保之道啊!王侄,我叔侄今既已發(fā)誓衷心歸附大隋王庭,首要之事便是要讓隋皇陛下放心于我,明白嗎?”
“嗯!侄兒明白,但要遷往何地呢?”
“這里~達蘭扎爾格朗城。此城靠近大隋內(nèi)地,原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