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棄官出逃的高建武已經于半月前從登州港乘船逃回高句麗了?!?
“知道了,由他去吧!希望他能將我朝好的東西帶過去。最好能讓其父批準在半島建一條鐵路貫通南北,這樣也免得朕以后在撥款去造了?!睏疃皖^處理著一批奏折,邊和軍情處副相李太智聊著。
“但是陛下,我朝暫時還沒有攻打高句麗的出兵計劃,若是任其國內發(fā)展強大了,日后會不會增加我大軍征伐的難度?特別是通過一年多以來的兩國貿易,已經讓高句麗在三國征戰(zhàn)中占了極大的優(yōu)勢,半島被其統(tǒng)一僅是時間問題了?!?
“呵呵!太智先生多慮了。半島統(tǒng)一是遲早的事情,我朝已經將其統(tǒng)一的時間大大拖后了,這樣已經耗損了高句麗的大量資源。他與我朝一年多以來的雙邊貿易所得也基本上都用在在統(tǒng)一南方的戰(zhàn)爭中了,百姓其實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變化不大。其國力特別是軍力與我朝相比還差的遠吶!只要他高阿那愿意在半島修建鐵路,朕甚至可以考慮贈送他一臺蒸汽牽引機車頭,或者贈送他整列火車都可。據說由我朝援建的鐵礦、煤礦和金礦現在的產量還不錯。這些遲早都是朕的。”
“陛下,還有一事需要跟陛下提一下?!?
“太智先生何必見外,有話直說就是。”
“陛下,我軍情處高句麗千戶余雷數日前來信提及那高句麗老國王高阿那身體不好,有跡象表明其有意讓太子高元代理朝政?!?
“哦?”楊二聽了這話不由停住了批示奏折的筆,抬頭看向一旁坐著的李太智。
“太智先生是說高句麗可能出現政局不穩(wěn)的隱憂?朕可是早有耳聞說那權臣淵蓋太祚父子把持軍政,一手遮天似有篡逆之嫌的。若是高阿那此時不能理朝,而太子高元懦弱不堪,高句麗勢必生亂?!?
“是啊!陛下,再加上二王子高建武突然在此時回國,這將會亂上加亂。說不定淵蓋太祚父子便要奪權自立了?!?
“不,不行!目前我朝與高句麗雙邊貿易局面良好,我朝從人口、經濟等多方面都是收益的。更不用說,他國中的幾大礦產都有朕的投資在里面。朕不希望高句麗生亂,就是高阿那病亡了,也要扶持太子高元接位。若是淵蓋太祚或是其子淵蓋蘇文篡了位,那不確定因素就太多了,直接影響到我朝利益。”楊二此刻沒有心思批閱奏折了,站起身來說道。
“陛下,如此說來我朝當在此時介入高句麗政局扶持高氏?”
“嗯!”楊二點了點頭,隨即對書房外叫道:“仲堅,去內務部走一趟,把蕭玚叫來?!敝賵赃B門都沒進,就在外面應了一聲便去了。
“陛下,據探如今的高句麗國軍政實權都在淵蓋太祚父子手中,恐非得出兵半島才能達成干涉其政局的目的?。∑渌绞娇侄茧y以奏效。”
“太智先生提醒的是,不過兵法有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乃上策也!出兵一事可視其國內政局變動而定。呵呵!說到出兵,朕這里正好有杜伏威和司馬超兩將的奏折,一個說要渡過海峽出兵千托利國,進而占據整個蘇門答臘島;一個上疏欲出兵西征天竺國的。就此,太智先生以為如何答復二將為好呢?”楊二掂著手中的兩封請戰(zhàn)奏折笑著說道。
“呵呵!陛下,若是能輕易得到,就讓二將去拿就是了,這有何難的?”李太智笑著說道。
“唉!其實現在憑我朝將士之武力,可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越往南去越是蠻荒之地啊!據說那蘇門答臘島上的原始部落百姓都是如同野人一般,身上穿的都還是樹葉子。島上的人口還沒有吃人的鱷魚多。拿下此島極為容易,但現在的意義不大。光是緬州和安南州我遷居的漢民都還是以軍屬為主,哪還有更多的人口遷往新占之地啊!朕看都還是緩緩吧!”楊二說完,又坐回桌案前,提筆就在兩封請戰(zhàn)奏折上寫著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