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就先約定以明年夏初為限,屆時貴國可將邊界勘定圖交付我朝。那時,我朝再出兵靺鞨。”
“那貴使方才所說之事~”侍郎文在寅忙追問道。
“既然我朝有心交好貴國,無償援助糧食及礦產(chǎn)配額和接納貴國遣使學子就讀等事不變。若是貴國還有需求,只要我朝能辦得到都可商議。”蕭玚在高句麗王宮朝堂毫不避諱的釋放著大隋對高句麗高氏政權(quán)的扶持態(tài)度。這讓滿朝文武連聲叫好之時,也讓淵蓋太祚父子在高句麗國的勢力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好!本王在此感謝大隋天子陛下好意。為加強兩國關(guān)系,本王決定派出遣隋使5百人前往大隋各地學習各項先進的農(nóng)耕、工坊和織造等技術(shù),還望貴國能給予方便。”
“本使愿帶話回國,面見我朝天子陛下請示。”
“上國貴使,本侍郎聽說貴國現(xiàn)在正大力修建鐵路用于商貿(mào)和軍事。不知此技術(shù)能否對我國開放?”文在寅問道。
“鐵路修建和汽輪機車制造兩項頗耗銀錢,動用的民壯也多,恐貴國財力人力兩項均不能支撐啊!”蕭玚答道。
“呵呵!貴使多慮了,我國面積較小,舉全國之力修建一條貫通半島南北的鐵路還是可以的,但不知能否由貴國技術(shù)支持?”
“這個嘛~還是有待本使回國面君呈情后在答復文侍郎吧!當然,若文侍郎愿隨本使回防,當面去與我朝陛下商議此事,本使也求之不得。”
“呵呵!本侍郎自然愿意跑這一趟了。”
“既然文侍郎愿出訪大隋,本王便為你備下一份厚禮去面見隋皇陛下,將我國需求當面向隋皇陛下呈請。”
“是,陛下。”文侍郎見意圖達到,便心滿意足的答應了下來。主管國內(nèi)經(jīng)濟民生的他,早就聽說了大隋自修建了鐵路后便使得國力突飛猛進,也使得那條南北大運河的功效發(fā)揮到了極致,讓他著實羨慕不已。而高句麗前往大隋的客商也從中受益匪淺。
隨后,高阿那國王在宮中設(shè)國宴宴請蕭玚一行。高阿那因身體不堪,便委托太子高元和文侍郎作為主賓引一干文武相陪飲宴。
席間高建武趁淵蓋太祚那派勢力的人不備,悄悄問蕭玚:“同文賢弟,大隋陛下如此厚待我高句麗確是為何?”
“呵呵!不妨對建武兄明說,小弟來前便問過我朝陛下這個問題。陛下言說:一是淵蓋太祚父子在高句麗朝中勢力過大,我朝援助以示好你高氏,以便震懾朝中異己;淵蓋太祚父子若是篡權(quán)奪位后,必然會尋機出兵我朝涿州、漠河州,挑起兩國戰(zhàn)事,此對我朝和平發(fā)展不利;再則,我朝需要一個安定的東北部環(huán)境,以便全力向西收復故土西域諸國。所以,急需你高氏穩(wěn)穩(wěn)的掌控住高句麗國,不能生變。”
“哦~原來如此啊!兩線作戰(zhàn)兵家之大忌也!大隋陛下倒是想的長遠周全。如此,為兄多謝陛下了!”
“還請建武兄將我朝陛下之意轉(zhuǎn)達國王陛下。不過即便如此,還請你高氏多多提防朝中有異心之權(quán)臣,應徐徐削去其手中大權(quán)才是。”
“唉!我父年邁身體欠佳,我兄太子生性懦弱,由此才讓權(quán)臣暗中做大。為兄也有力使不出啊!”高建武說到心煩處,不禁猛灌了自己一杯酒。
“對了,就算我朝將出兵靺鞨一事拖后,但也會陳兵數(shù)十萬于高句麗邊境河州城。”
“啊?這又是為何?”高建武瞪圓了雙眼問道。
“此也為震懾你朝中異黨,若是你朝中政變,有人叛逆,我朝邊境大軍便會一舉南下幫你高氏平定叛亂,清除亂黨。”蕭玚表情極為嚴肅的說道。
高建武聽后不由倒吸一口冷氣,讓原本有些迷亂的神情再次清醒起來。大隋數(shù)十萬大軍陳兵北方邊境河州城,不亞于是在高句麗國頭上舉著一把大刀般,這確實能震懾住高句麗國中的叛逆勢力,但也同樣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