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一門提心吊膽不已。這酒喝得有些沒有味道了,高建武坐立不安起來。
“建武兄勿憂,只要貴國朝中不亂,我朝兵馬絕不會擅動的。汝可將之視為震懾朝中屑小之強援,不必驚慌。”將高建武神情慌亂不安,蕭玚微笑著出言安慰道,與其是安慰高建武不如說是安撫那國王高阿那。
晚宴結束,高建武送蕭玚回館驛后,便找到大哥高元,一道連夜入宮去見父王高阿那,他要將宴席上蕭玚帶給他的大隋皇帝楊廣對高句麗的種種真實企圖面呈父兄得知,也好安父兄心先做準備。
高阿那國王聽了兒子高建武的話后,陷入了沉思之中。身邊的太子高元聽了也不知所措,只得在一邊靜靜的等著父王思考。
“父王,兒臣覺得隋皇楊廣心跡已明。他需要我高句麗國不能生亂,他要專心于對西域突厥國用兵。他對我國所作一切均是向父王表達善意,同時震懾我國朝中的奸佞,使其不能趁父王病重起事。若是,父王能削去淵蓋太祚父子手中之權的話,相信他便能將北面重兵撤回。故眼下對我高氏皇族而言,危險在內而不在外。”高建武小聲對父兄說道。
“父王,如今淵蓋太祚父子把控朝中大權,特別是淵蓋蘇文手握重兵,兒臣覺得當借助大隋之勢,壓住其謀反之心。建武尚未娶妻,兒臣建議為建武弟迎娶大隋楊家皇室一郡主為妻,這樣我朝中叛逆之臣便更加不敢妄動了。同樣,也向隋皇楊廣表露我高氏結好兩國關系之心。”
“嗯!元兒此策讓為父甚是欣慰。兩國皇家聯姻真乃上策也!建武汝意下如何?”高阿那原本毫無頭緒的心里頓時敞亮了起來,他問著次子高建武的想法。
“父王,大哥此計好雖好,但建武曾在大隋為官一年,尚不知還有哪位郡主未婚配?楊廣倒是有兩個親妹妹,但早已許配他人,其中最年幼的蘭陵公主正是配給了來使蕭玚。”
“無妨,過幾日讓文侍郎隨大隋使團回返大隋京城,本王令其留意,總會尋得一楊氏皇親國戚之女與我兒建武為妻的。為父早聽說建武之文采在大隋國內也是屈指可數的,加上我高句麗國王子的高貴出身,不怕求不到一門美滿的姻緣的。呵呵!”高阿那想到這里不由撫須而笑。
這邊高阿那國王和兩個兒子準備接受大隋特使所提出的一切要求,同時也就派出文侍郎回訪一事達成了一致。這一切高句麗朝堂之上沒有人反駁,看似自然,但暗地里淵蓋太祚一黨卻感到了重重危機的到來。
高句麗國國都長安城大對盧公府。
高句麗朝中心向淵蓋太祚父子的幾個大臣武將們正聚集一塊商議著眼前出現在高句麗朝堂之上的混亂政局。原本老邁的國王高阿那生病,王權傳承便進入了不可預測的更迭期。淵蓋太祚父子手上的權利將更加放大,也是到了可以討論改朝換代的那一刻了。但就這這時,強大的近鄰大隋朝皇帝卻派來了特使并且旗幟鮮明的表明了支持現國王高阿那一門的立場。簽署的一些兩國間合作條款中或隱或現的暗示著如出現王權更替內亂時,大隋北方重兵集團便會跨越邊界為現任國主高阿那平叛的意圖。這些都讓手握重權的大對盧淵蓋太祚如坐針氈,今日聚攏一些心腹謀臣便為商議對策。
“大對盧公,老夫冒昧問一句,這王座是你大對盧公要坐,還是為大將軍掃清障礙,讓他來坐?”一個心腹幕僚將話說的十分直白了,只為讓年邁的淵蓋太祚表明自身想法。
“呵呵!老夫坐不坐都無甚關系,只愿為一太上皇足矣~”淵蓋太祚撫須大笑說道。
“呵呵!既如此又何必在意此一時呢?大隋皇帝站在高氏一邊也不過一時爾,兩國之間有的只是利益何來親疏?老夫聽說,那隋皇楊廣現在還不把高句麗放在眼里,他眼中只有西域那邊的突厥帝國。某料他兩國遲早便有一戰,若到了那時,他何曾顧得了我國。大對盧公何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