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堅定主戰的大臣將軍們全都嬉笑不已。
“好!既然主戰意見統一,那就議一下這東征一戰該如何打吧!宇文閣相你先說吧!”
“是,陛下。其實,我防務部已經協調內務部為出兵高句麗一事預作了些準備。去年秋糧便有意運往黎陽倉儲存,作為東征儲備用軍糧。涿郡以東的鐵路也修到了遼東柳城,就算不滅高句麗也要當先收回我朝被侵占遼東失土才是。我東北戰區各軍現已做好了南下攻擊準備,只待北方冰雪消融即可進兵。”
“嗯!朕也早就把李靖將軍派往了涿郡,此番出兵當以李靖為帥,先收遼東再南下半島;另,徐茂公趕往萊州城為南路軍主帥,調度駐萊州第15軍楚能部及萊州水師魯明月部從海上渡海進攻高句麗南部沿海城池,待拿下灘頭之后,由南向北攻擊,如此南北夾擊定能一舉剿滅高句麗國。”
“臣遵旨。”徐茂公忙拱手應道。
“陛下,調走萊州駐軍恐致關東齊郡地區現有兵力空虛,而齊郡一代關東士族最為集中,若是趁機舉事,這~”張恒起身提醒道。
“陛下,張督相提醒的是,原本山陽城有第16軍輔公石部10萬精銳的,但現已抽調去了安南,現在又調15軍進攻高句麗南部,如此我中原一地便顯空虛了。陛下不得不防關東士族趁機起事襲擾我中原。”宇文化及忙附和著說道。
“呵呵!無非就是要防楊玄感舉事,朕還就等著他高舉反旗,將天下有異心者全都聚齊。我中部戰區尚有18、19兩軍共十余萬精銳,洛陽也有守備軍,還怕他造反不成。”
“既然陛下已有考慮,臣便無話可說了。”張恒歸座說道。
“好!此事已定,一個月后誓師出征。”
“是~”眾臣齊聲答道。
朝廷即將出兵高句麗的消息如同長上了翅膀一樣,很快便傳播開去了。
有人震驚;
有人擔憂;
更有一部分別有用心之人感到無比興奮!
淮陰城高士遠府。
今天的高府可謂是人頭攢動,賓朋滿座,人人都在彈冠相慶著。
“玄感賢弟,楊廣那廝果然即將發動攻伐高句麗國的戰事,我等苦等的機會就要來了,呵呵!”高士遠撫須笑著對楊玄感也對聚會在此的眾士族家主說道,眾人也都點頭歡喜著。
“戰事雖起,但如是楊廣不御駕親征的話,我等便不可輕舉妄動。諸位,現在高興似乎稍早了些。”楊玄感內心雖喜但也有些顧慮的對眾人言道。
“楊公子,在下倒覺得此次楊廣必然親征。至于理由嘛~呵呵!原高句麗國榮留王高建武與楊廣交厚,是個人都能猜到高建武之死與那淵蓋太祚有關。于私,楊廣當親臨前線為高建武報仇。于公嘛~呵呵!道理就更簡單了,那高句麗原國君高氏一族原本心向大隋,說高氏是暴君楊廣的傀儡也不為過,今番被淵蓋太祚父子給顛覆了,他能不怒?楊廣的面子被淵蓋太祚父子給徹底踩在了腳下,依楊廣的個性為人他必親征!楊公子不必擔心此事,我等也當預做準備才是了。”原陳國司空章昭達畢竟官場經驗豐富,看人準確,一席話將楊廣的個性為人給分析的透徹無比。
“嗯!章司空分析的有理,高某佩服!呵呵!”原濟南府師爺高可仁捻須頻頻點頭道。
“話雖如此,但也需楊廣那廝去了東北前線之后,我等方可暗中行事,諸位都先不要急在這一刻,還需暗中準備。”
“楊公子,為了攻伐高句麗,這次朝廷連萊州駐軍都調動了。加上早已被調往東北的河間府駐軍,放眼再看我等著關東諸地,隋軍已是不太多了,我等起事必成矣!”矮小瘦削的李子通尖利著嗓音說道。
“嗯!現今滑州、兗州、豫州一帶確實少有駐軍,此等幾州也正是我等起事之后騰挪之地。但都不如攻取黎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