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得好!黎陽可是水陸交通樞紐啊!控制住黎陽猶如斬斷楊廣蛇之七寸,打在他的痛楚上。這也是淵蓋太祚父子早就與我等約定好的。高某覺得現在該把諸位手下強兵暗中派往黎陽城中,以便起事之際一舉攻取黎陽城。打楊廣那廝一個措手不及,迫使他從前線回兵。”高可仁說道。
“攻取黎陽城雖好,如若直接攻打京城長安呢?楊廣親征高句麗前線,京城必然空虛,加上潼關已被拆除了,我等一旦舉事,便可直接兵發京城。”
“楊公子說的是,我等也未得淵蓋太祚父子分毫好處,何必去攻黎陽為他解滅國之危呢?當趁其纏住楊廣東征大軍之際直取長安,若是一舉攻下長安,天下反隋之士必然來投我等。劉某愿為前部先鋒率義軍攻打京城。”劉黑闥對楊玄感欲攻京城提議深表贊同這說道。
一時間,兩種意見各說紛紜,難以統一。甚至來自原陳國的士族還有提議趁山陽駐軍不在,一舉攻克山陽城并以此城作為根基,經略江南的。
“高兄,汝覺得是按與淵蓋太祚父子約定的攻打黎陽城好呢?還是不去管他直取京城長安的好?”楊玄感作為這幫人公認的頭領一時也舉棋不定,便問向一直沉默不語的高士遠。
“楊賢弟,雖然大隋西北戰區諸軍都在西域尚未返回關中駐地,但京城之中仍有其護國大將軍宇文成都三只禁衛軍鎮守,人馬當在15萬左右,加上京城城墻高大無比,我等在此舉事他那里如何不知。若是我等引兵去攻而攻不下來,那時便極為被動了,可知潞州、晉陽、溯方等地都駐有重兵。再說,盱眙和廬州兩地還各有數萬隋軍精銳都距我等不遠,那賀若弼和韓擒虎兩元老將豈能不尾隨我軍前去救援京城?冒然出兵長安,為兄覺得不可取。”高士遠沉著的言道,一席話讓座中支持攻打京城的人頓時無可辯駁。
“高兄言之有理!在下覺得還是一舉攻下黎陽為好。理由有三,一則,黎陽城距我等主要起兵之地最近,我軍可朝發夕至,且極便于我關東士族供給糧食和兵員;二則,黎陽城中現在已有我義軍混入其中,一旦攻打便可內外夾攻,極易攻克。諸位,黎陽城可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大城,今后與隋軍交戰,我等也占有地利;這最后一條嘛~也可說是最重要的一點,一旦黎陽被我等占據,楊廣在東北前線必然慌亂,那時正可借助淵蓋太祚父子力量一舉殲滅楊廣東征大軍,甚至我等還可從其背后北上攻打涿郡,與高句麗國夾攻楊廣。如此楊廣安有不敗之理?”高可仁搖頭晃腦的說了一大堆,倒是將時局優劣分析的頭頭是道,不容他人反駁。
“呵呵!高師爺不愧曾為濟南唐府君的的座上客。聽君一席話,讓楊某茅塞頓開。也罷,就當先攻取黎陽城已作根基。諸位覺得如何?”
“好~好~好,就先攻打黎陽城。”在座眾人此時總算統一了思想,決定還是按照事先與高句麗國使者李在榮的約定攻擊黎陽城。
“好!諸位此事就此決定,請諸位切莫將機密之事外傳,諸位可知一旦事情泄露,我等便盡皆死無葬身之地。務必提防周邊大隋刑督部的探員。”
“請楊公子放心就是,我等分散開來,只在暗中準備就是。”
“好!今天先到此為止,諸位從前后門分散開來出府,莫引起外人猜測。”
在座眾人于是各個拱手道別,分開離去。
即算這樣,處于刑督部嚴密監視中的高士遠府邸關東士族聚會的消息還是早被探悉。
“雷督察,要將關東士族密謀造反一事稟報張督相么?”
“哼哼!暫且不用,這段時間以來,這幫人聚會的時候還少么?只要這城中沒有出現大量亂黨聚集,我等便只需暗中監視即可。”刑督部督查使雷友軍不動聲色的說道。
“是,屬下已經吩咐下去了,讓弟兄們嚴密監視聚會的各路士族,但有風吹草動,我部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