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許久不見了,這個頭不亞于為兄了。妹子,這懷中孩兒可是羅家骨血?”楊二轉頭又問向羅成小兩口,又拿右手撩開遮住一半臉的絲巾,仔細的看著這個粉嘟嘟的幼兒。
“兄長不帶小弟去打突厥收西域,小弟就只得在家生養孩兒了。本不想帶到這河邊吹風的,可瓊花公主非要帶來讓兄長親眼看看。”羅成語氣中帶著一絲怨言的說著。
“呵呵呵呵!這不是很好嗎?仗這不有的是機會打么,生養孩兒可是盡孝的大事啊!不能耽誤的。”
“陛下年長成兒幾歲,這說話就是得體中聽。若是讓他還在外為將的話,不知要到何時我老兩口才見得到孫子。”秦氏這時插話道。
“呵呵!是啊!還是有后為大。“楊二笑著說道。
“二哥,母親可好?兩年未見了小妹甚是想念。“瓊花公主問道。
“小妹勿念,母親雖有小疾,但有神醫守護在旁,也是無憂的。每日有你3個嫂嫂照顧,還有三個侄兒繞膝,過得也還歡樂。待外甥再大些,妹子便可回京城去看看,反正現在這路上也方便的很。“
“大哥放心,等這一仗打完,小弟便帶著公主和通兒回京城省親便是了。“
“怎么?這孩兒叫什么?通兒?”雖有準備但楊二還是有些驚訝。
“是啊!大哥,小弟給這孩兒取名羅通,諭指萬事亨通之意。”
“好!好!這名字好。”看來有些事情并不會因為自己的到來而改變,這不?羅成的兒子還叫羅通不是,楊二在心里默想著,竟然有些走神了。
“陛下,請陛下先回王府再說,此間風大不宜久留。“李靖忙上前拱手說道。
“好!先回府,先回府。“
眾人簇擁著楊二穿越過迎接的百姓,向城內走去。
由于距離人群太近,倒是令楊二身邊的護衛家將們緊張了一場。好在沿途并無意外發生,眾人在層層保護之下進了涿郡北平王府。
長話短說,楊二在涿郡待的時間不長,僅是休息了兩天,便辭別羅藝帶著包括羅成在內的眾將登上了東去的火車。
“李靖將軍,本次列車終點站只到柳城么?”逐漸進入臨戰狀態的楊二看著車窗外問著李靖。
“稟陛下,這從涿郡向東開出的列車現今只到柳城,已是距離高句麗國很近了。”
“嗯!汝昨日跟朕講的進兵之策,朕完全同意。只是朕有些擔憂~”
“陛下,末將是否還有考慮不周之處?請陛下明示。”
“不~到目前為止,朕也覺得汝之安排乃是上上之策。朕所擔憂者乃是高句麗國大將軍淵蓋蘇文,此將可謂是高句麗國名將,有些本事的。我軍水陸兩部出擊,這面鋪的不免過大了些,兵力也十分分散,而這高句麗國內多是山地,若是一路被其憑險阻隔,不能速勝,我軍便會陷入被動。要知道這是在異族的土地上打仗,每一個百姓都可能成為我軍的敵人。且我軍過于依仗騎兵,騎兵在這山地沒有優勢,倒不如山地步卒。還有,蘇定方部上岸容易,恐一路進擊高句麗國都很難啊!”
楊二將自己的顧慮向這位手下軍神和盤托出,顯示了其眼光的長遠和對自身軍事短板的認識之深是李靖等武將容易忽略的。
“陛下所慮之事不無道理,末將有些地方還是考慮的不細致,多虧陛下提醒。”李靖有些慚愧的說道。
“不!這也有朕失算的地方。看來此次攻打高句麗國難度不小,是朕輕敵了。”
楊二這兩天在涿郡和李靖、秦瓊等這些武將們相處的時間最多。
通過了解,楊二現在才完全知道了高句麗國的防守體系和實力,那可真叫一個強悍!
難怪歷史上的隋煬帝三次出兵都未能打下高句麗國。第三次甚至不顧已經飄搖欲墜的江山社稷出動了百萬大軍實施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