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望諸位將軍照撫我百姓一二。”
“哦?欲向我軍借糧?”
蘇定方聽明白了李在榮的來意后,看向在座眾將,特別是征詢楚能和魯明月二將的意思。
“你我雙方罷兵歇戰尚可,但要我軍現在就籌躇糧食與你,恐實難辦到,除非接到我朝陛下手諭方可。”蘇定方略一思量便拒絕道。
楚、魯二將及帳中眾將也都點頭認可蘇定方的說法。
“諸位將軍,本使前往龍源城來回不下20日,但我城中存糧僅夠一周,若諸位將軍不借糧與我,豈非坐視我城中百姓盡皆餓死?還望諸位將軍通融一二。”說完,李在榮起身對眾將深施一禮,起身時,雙眼包含淚光。
“嗯~”見此情景,蘇定方不由再次和楚、魯二將交換眼色,就見二將略略點頭。
“好吧!人命為大。我軍中可抽出5萬石軍糧送與貴國,以解百姓燃眉之急。但蘇某有一條件,還望先生應允。”
“蘇將軍請講當面。”李在榮心中一喜忙問道。
“條件很簡單,我三人無令行事,勢必擔負資敵之嫌,違令之罪。我這里不要別的,只要先生回城將國王玉璽相抵即可。”
“啊?”李在榮聞言一愣,轉瞬便道:“也罷!我國王上一心為民,只要能換得活命糧,一方玉璽押在你處也無妨。但需換得5萬石糧食方可。”
“呵呵!區區5萬石而已,先生去了我陛下那里,當取回我陛下同意我幾人借糧與你之諭旨,方能換回玉璽,切記!”
“好!既已說定,本使便回返城中,令人取玉璽到貴處換糧,往諸位將軍莫失言。”
“好!不過,蘇某提醒先生,在未見我朝陛下諭旨之前,汝京城中百姓不得出城復耕,城中軍馬更是不能出城,明白么?”
“本使明白,就此告辭。”
李在榮見目的達到,蘇定方說出的條件也屬常理之中,便爽快的應了下來,隨即起身告辭。
鴨綠水以北的龍源城外,楊二主力大軍中軍大帳中。
因為酷暑的炎熱,楊二將自己的中軍帳擺在了樹林中。
這天,楊二在帳中翻看著來自國內的消息,不時在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那神情如同在喝一杯冰鎮后的汽水般。
“呵呵!沒想到這楊玄感的叛軍如此不經打,朕送給他的一座黎陽城也匆匆棄了。李子通、劉黑闥竟然會逃亡海上,霸占島嶼為生。李靖將軍,你也看看,說說看楊玄感會逃往何處茍且偷生?對了,諸位都來猜猜楊玄感的去向。”楊二將這封記錄剿滅黎陽楊玄感叛軍的邸報遞給了身邊的李靖并對帳中眾人說道。
“陛下,楊玄感逃往何處末將并不關心,他乃是戳邇小丑無關緊要。倒是乘船出海逃在虎平島上的叛軍殘余,需務必剿殺干凈才是。”李靖看完邸報順手遞給了參軍范仕寅并說著自己的看法。
“嗯!說的不錯,楊玄感再在翻不起浪花了,交給張恒追捕就是了。而虎平島看似就在遼東半島西南不遠處,叛軍一旦登島其實便可說陷入了囚籠之中了。待朕滅了高句麗之后,在令水師順手去虎平剿滅叛軍余部。”
“陛下,前日軍情處駐高句麗副千戶余雷來報,說是按照陛下教給蘇定方將軍的計策,不急于攻打高句麗國都長安城,而是轉向專門掃蕩其長安城周邊地區,說是遵循了陛下的“12字箴言”,只為破壞高句麗國百姓秋收,以此打擊削弱高句麗國戰爭潛力。看來陛下是要耗死高句麗國啊!”高級參軍范仕寅說道。
“呵呵呵呵~”
一席話,引得楊二等帳中眾人全都笑了起來。這種絕戶計也只有從來不走尋常路的當今陛下能夠想得出來,換做他人是根本想不到的。
“呵呵!誰叫他高句麗國自詡為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占呢?既然在戰場上朕拿你無法,那么就讓你日子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