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吧!說到糧食,這不正是朕最大的優勢么,看他沒糧吃了,那天時地利人和還幫不幫他。”楊二戲謔的調侃著,帳內優勢一陣歡笑不已。
“陛下,臣在大寨之外碰到了高句麗國主派來的使者李在榮,臣是認得他的,便引其前來相見。”這時,余雷副千戶從帳外走了進來并報道。
“余千戶,不是讓你在帳中多多休息么,怎么緩過勁來了?”楊二笑著對余雷說著。
“陛下,其實臣乘坐萊州戰船而來,并不辛苦。陛下要見那李在榮么?”余雷問道,他現在因為助蘇定方襲擊高句麗國都有功,被火線提拔了半級,成為軍情處千戶了。
“又是此人,該不會是為朕與他的三月之賭而來的吧?宣他進賬~”
片刻之后,一臉憔悴滄桑而又熟悉的李在榮出現在眾人面前。
“在榮先生,此番前來可是為賭約之事?”寒暄之后,楊二直奔主題問道。
“非也!本使只為代表吾主淵蓋太祚進獻降書而來。”
“啊?”
只一句話出口,便將帳內眾人全都鎮住了,有人甚至懷疑自己的耳朵是否聽錯。
“獻降書?朕該不會聽錯了吧!”楊二輕聲問道,這其實也出乎他的意料的,畢竟正面龍源城之敵戰力頗為強悍,沒有任何跡象能得出不能戰的道理。
“陛下,我主承認敗了,已令北方各處守軍出城納降,就連遠在丸都城的大將軍淵蓋蘇文部也概莫能外,一律獻城岀降等待貴軍接收。”李在榮更為祥盡的說完,這才讓帳中眾將相信。
“呵呵!如此看來,你我之間的三月之賭,朕勝出了。”
“是,陛下,我國完敗了。請陛下傳諭各部隋軍,接收我國城池和百姓吧!”李在榮無奈的說道。
“還請在榮先生給朕講講那淵蓋太祚父子到底為何就愿歸降與朕了呢?”
“陛下,真要在下說么?”
“呵呵!朕要你說,也讓朕的將軍謀士們都明白明白。”
“唉!陛下真是戰略高士,一招黑虎掏心之計,讓我都城長安亂了陣腳,民心軍心全失;再有便是不與我高句麗守軍交戰,再出釜底抽薪之計,只顧騷擾我京畿地區百姓,使得我國夏糧無法補種,秋糧何處去尋?我國軍民何以為戰?靜待時日便無糧為繼,不戰而亡矣!如此,我主不得不屈膝而降,為王室也為我高句麗國數百萬百姓生計。”
“呵呵!朕雖調動百萬大軍伐高句麗,但屬于高高舉起又親親放下,只為以國威軍威迫降汝等。所用之計堂堂正正,皆是陽謀,你等不服,只怪習學我中國兵法戰策不精,或是不能靈活運用罷了。好!朕就接下汝王淵蓋太祚的降書。朕三月前就曾放言,要善待淵蓋太祚一門,此言仍舊有效。李靖將軍~”
“末將在。”
“通知伍天錫、羅成二將收取龍源城,再由汝為帥,領軍渡河南下,接管沿途城池百姓。此間一切便全由汝指揮,朕數日后便回涿郡專候汝接管高句麗國各處佳音。”
“是,末將遵令。”李靖興奮異常的應道,帳中眾將也都歡呼雀躍起來。只有高句麗國使者李在榮暗暗留下傷感的眼淚,默默哭泣著。
“陛下,在榮還有一言,請陛下務必答應。”
“在榮先生有話請講,朕洗耳恭聽便是。”
“陛下,如今我國內普遍缺糧,百姓嗷嗷待哺,請陛下大發善心,盡快運糧南下,以解我百姓無糧之苦,稍有遲疑,百姓盡皆餓斃。”
“原來汝朝中如此缺糧,倒是朕沒想到的。既如此,范仕寅先生,朕便任命汝為押糧官,專一負責運糧南下,盡可能的挽救高句麗國百姓性命,不得有誤。”
“是,陛下。臣決不辜負陛下之意,解高句麗國百姓與水火之中。”范仕寅起身應道。
“高句麗?”楊二默念著,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