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聽聞宇文伯前來報喪,頓時雙眼垂淚不已,吩咐楊洋道:“快~快宣。”
“陛下,陛下啊!老太傅過世了,老奴奉裴相爺之命,來給陛下報信。另外,皇太后病體也日趨沉重,裴相讓陛下速回京城。”
“老伯請起,朕這就動身回京,楊洋扶老伯下去休息。”
“陛下,還請節哀。臣這就為陛下備車,請陛下放心,臣這幾年早將去往潼關的官道整葺一新了,直到華陰城皆是平整好路,陛下車仗只需兩日便能抵京。”
見楊二悲傷不已,王德趕忙說道,并對廳中百官擺了擺手勢,眾官員識趣的盡皆起身拜別而去。
原本計劃在洛陽好生待幾日,看看洛陽變化的。卻因這突然出現的變故,特別是對于病中母親獨孤皇后的牽掛,使得楊二一行不得不連夜趨車往京城長安而去。
東征和平叛的勝利,已經難以抵消楊二這三日來承受的痛苦。
在自己受到打壓處于最低潮時,滿朝文武中只有自己的授業恩師宇文述堅定的站在自己身后。如今,年邁的宇文述在73歲高齡時終于逝去了。
因秋暑天氣的炎熱,宇文述的遺體只停了三日便不得不下葬了。
未能得見老師最后一面,這讓楊二感到悲傷和無盡的遺憾。
不過,略微讓楊二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年邁的母后獨孤氏再次經神醫孫思邈的救治挺了過來,身體也在逐漸康復之中。
只不過,用神醫的話說,自己母后的病再怎么拖,也很難再活過兩年了。
“業兒、慶兒、紫兒快過來給你太傅爺爺磕個頭,咱們也該回宮了。”
就在楊二低頭感傷之時,屋外傳來正妻蕭氏的喊聲。
隨即,蕭氏和陪同的王黛、出塵各自領著一個孩童進入擺放著宇文述靈牌的屋中。
在楊二面前,妻兒們盡皆跪拜了一番。
“陛下,莫在悲愁了,隨我等回宮吧!”蕭氏輕聲說道。
“嗯!回吧!”
隨后,在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兩個兒子成都、成龍的相送下,楊二帶著家眷們出了宇文化及的府宅,登車去往宮中。
“唉!太傅去了,母后身體每況愈下,為夫這回那里也不去了,就守在家中陪伴母親和孩子們。”楊二和蕭氏同乘一車,輕聲對蕭氏說著。
“陛下身為國君原本肩負天下使命,豈能只顧自家?若有國事,陛下直管去辦,家中自有為妻張羅。母親雖病重,但有我幾個姐妹在旁,定然服侍的妥當,陛下無需掛懷的。再說,業兒他們也長大了懂事了,也能幫忙。”
蕭氏輕身說著,一席話讓楊二感動不已。
“也好!有你姐妹三個在家,再有神醫在側,為夫也足可放心。”楊二將蕭氏攬入懷中說道。
“陛下,高句麗打下了,遍觀四周也無甚可以攻打的了,該不會再離家了吧?”
“不會了,這幾年在外征戰,雖然每戰必勝,但為夫心中還是有愧啊!讓你姐妹三人空守在家受委屈了。”
“呵呵!陛下說哪里話來,夫君身為帝王一國之主,哪能只顧小家的?嫁與帝王為妻,便要守得住寂寞,為妻明白這一道理。”
“為夫雖為一國之主,但首先也是一個丈夫,父親。從今日起,為夫便在家待著,好好陪陪你們和孩子,哪兒也不去了。”
“陛下,不是早有去同文治下的江南巡游之意么?臣妻還想陪陛下同游江南呢!順便也看望家兄,兩年多都沒見了。”
“呵呵!好,好啊!得空為夫便帶你幾個和孩子同去江南游玩一番,江南美景甚是壯美,值得一去。”
楊二現在心情好了很多,也再次萌發了南巡之意了。
但作為帝王,哪有事事如意的?
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隨之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