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商務部給朕帶來的都是好消息啊!這還是未強化海上絲綢之路便達到的效果,今后對外海貿將重點向西,去賺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錢。”
“陛下,現今我海上絲綢之路最遠也就到了天竺國,在遠就沒去了。再說,波斯帝國還對我朝商人充滿敵意,越是往西就越不安全。”
“是嗎?那就讓馬六甲的水師戰艦護航前往,看誰敢對我朝商人不利。今后,對外海貿都要由水師戰艦護航,最起碼可以預防海盜對船隊的攻擊。亦可宣揚我朝水師戰力,讓西方諸國不敢小覷與我。”
“是,陛下。”盧照鄰答道。
隨后,除防務部外的其他各部也都向楊二匯報了近半年的工作成效,多是好消息,讓楊二聽得歡喜不已。
當然,楊二不是那種只喜歡聽好消息的人,也對各部提到的問題作了部署和指導。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近中午時分了,楊二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下朝回到后宮休息。
簡單的午休之后,按照楊二的要求,防務部宇文化及和徐茂功二人以及軍工后勤裝備部的李春、劉玄來到御書房向楊二進行單獨的匯報。
“李靖將軍現在還在鮮州督辦軍務一事,估計還要等兩個月時間才會回到京城。這段時間防務部的事情還需兩位先生多照應一些了。”楊二對二人說道。
“無妨,陛下。我防務部這段時間以來也多是協調各軍配合陛下東征罷了,并無多少公務。”宇文化及隨意的說道。
“呵呵!宇文先生是朕的老臣,可謂一門三代忠臣良將,最知朕心。朕亦知軍務之事頗繁雜具體,若是缺人,朕許你不必上奏可到各部門調用可靠官員的權力。”
“多謝陛下!微臣知道該怎樣去做了。”
從當今皇上的這一句話中,足以令宇文化及感到欣慰,他宇文一門三代的衷心得到了認可,自己父親宇文述可以含笑九泉了。
“陛下,我部諸事繁瑣,臣便不一一贅述了,只把軍中火器配備一項跟陛下詳說一番。”
“嗯!其他的朕也不想聽,相信你二人定能安排的妥當,且把火器一項對朕講講就是了。”楊二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火器制造和裝備一項。
“陛下,還是先讓李匠師和光伯先生說說火器制造這塊吧!”宇文化及看著李春和劉玄對楊二說道。
“好!那就先聽李匠師的。”
“陛下,如今我少華山內的軍械坊已建成火藥坊、榴彈坊、槍坊和炮坊四個作坊。火藥坊專一制造各種火藥、炸藥以及各種炸藥包;榴彈坊制造火雷箭、手雷、擲彈筒榴彈和炮彈;槍坊和炮坊則專門制造大業1式單發步槍和艦炮。火藥坊和榴彈坊都不必說,沒啥新鮮玩意兒,本匠師就專說這槍坊和炮坊的事情。在穆先生的指點下,如今很多工藝上的難題都得到了解決,大業步槍的生產現在已經實現了流水線化,每日能造出步槍一千支,一個月少說也能造出三萬支以上。不過,產量受限于精鐵的供應,在宇文相的協調之下,現在保持在月產一萬五千支的數量上。至于子彈嘛~具體數量就不說了,反正足以確保使用,將士們可以敞開了打,呵呵!只是,穆先生對我二人說起的那種彈匣式供彈的連發步槍還未試制成功。至于,手槍嘛~倒是造出了一批有300余支。不過,不是很好用,偶爾會出現卡彈現象。”
“呵呵!已經很好了嘛!月產15000支步槍,現在庫存了多少?”
“陛下,現在我部已有步槍12萬支,除裝備了京城禁衛軍第3軍和4軍外,裝備最多的就是馬六甲水師1萬5千支,艦船上的水師士兵基本配發了。還有就是西部戰區于仲文部裝備了1萬支和南部戰區杜伏威部1萬支。其余諸如緬州駐軍司馬超部配發了5千支,麻叔謀部長湄公河橡膠莊園守備隊配發了5千支。其余各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