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沒甚本事的小頭領聽了,哪敢不降,立時便棄了手中刀槍,跪了歸降。那100老卒見幾個頭領降了,也都棄械降了。
這時,交戰兩人已經漸漸分出了高下。侯君達本事在朱登槍下也只能挺過30余合,漸漸的便只剩格擋之功,全無還手之力了。但兩馬再次交錯之時,侯君達拼盡全力虛刺出一槍后,拍馬便往對馬山上跑去。
朱登也不追,不慌不忙從馬鞍韂上取出弓來,開弓搭箭,只聽一聲弓弦響,一只雕翎箭朝著侯君達背心飛去。只聽鐺的一聲,這支箭正中侯君達后心。侯君達雖聽得背后弓弦響,但來不及躲避,后背已經中箭,強烈的沖擊力震的后心劇痛,伏案吐出一口血來。朱登見一箭射中侯君達后心,料他必死無疑,不由哈哈大笑。但笑聲突然又止,原來侯君達雖然中箭,身軀前沖伏在馬脖上,但并未落馬,背上之箭也脫落在地不見了。就在這一遲疑間,侯君達已經縱馬進山而去了。
楊玄感來到朱登馬前并馬看向侯君達逃跑的方向,也是驚異無比。怎么這箭明明中了,卻未能入體將侯君達射下馬來呢?
“罷了,侯君達生死無關緊要,由他自生自滅了。登兒隨義父回紅桃山。”楊玄感安慰著還在發愣的朱登。
“回山。”楊玄感一聲令下,5000人馬通過對馬山谷徑向紅桃山而去。上的山來,沒費絲毫力氣,楊玄感等人便在李密的安排下順利的接管了整個山寨。山寨原有不足1500名嘍啰原本就不在意誰做老大,反倒認為投靠了洛陽王后有了強大的靠山更加自在,也就順勢擁立了朱登為山寨之主,楊玄感為山寨大將,李密為軍師,從此紅桃山便成了楊玄感的立身之地。
再說,一馬獨騎逃進對馬山林深處的侯君達。好在自己曾經與對馬山上山匪相熟,對這山林并不陌生,只轉了幾個山口后,便知道已經擺脫了追殺。將馬兒停在了一處山泉旁,侯君達喘著粗氣翻身下馬,忙手鞠一口水,合著嘴中的鮮血一道吞下。一陣輕咳之后,總算回過氣來,坐在山石上歇了。
“好在侯某在罩衫之內穿了鐵甲,不至損命,悔不該早聽薛兄弟之言,有此一劫。唉!”侯君達自言自語道。
原來,侯君達但凡下山便要穿上薛萬徹派人送給他的一副輕甲,這輕甲乃是晉軍中專門配發給少將以上級的高級將領的特制護體鋼制甲,這種鋼甲可有效保護身體軀干主要部位不被弓箭射穿,莫說中箭時距離較遠,就是抵近放箭也只能在甲頁上留個白點。但中箭之后給身體帶來的沖擊卻是無法消減的,所以,侯君達雖然后心中箭,但箭其實射不透,只是受了箭氣所傷,并不重。
調整好呼吸,洗凈嘴角的殘血后,侯君達也再無所念,只有直奔冀州范陽郡去投自己生死的弟兄薛萬徹。
出得歷城,徐茂公一行九人縱馬馳騁在去往紅桃山的路上。一路多有套著馬車扶家攜口往南逃的人群,這些都是從冀州南逃的失地地主們。徐茂公等人看著臉上盡是鄙夷之色,全無同情之感。一行人中也僅有單雄信情況與這些逃難之人相似,面露復雜的神情。按照事先的安排,徐茂公,魏征、王伯當和謝映登幾人先是趕往長葉嶺匯集了尤俊達和程咬金兩人,然后一同到濟州歷城說服了賈閏甫、柳周臣二人,一行共9人結伴前往紅桃山尋寨主侯君達商議起事之事。
這天來到了東明鎮,出得鎮去便將進入紅桃山的勢力范圍。眾人便在鎮里一個酒肆歇了喝碗酒,解乏之后便要上山。9人拼了一張大桌坐了,酒肉上齊正欲喝酒時,就聽隔壁桌上三個老者輕聲的在議論著,聲音雖小,但還是恍惚間傳到了臨近的程咬金耳朵里。
就聽一個老者再說:“唉!這一路盡是冀州難民,身體強壯些的后生聽說紅桃山上豎起了招兵大旗,有些本事的盡都上山了。估計朱大王手下該有上萬嘍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