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如何?楊素再次轉頭問著宇文愷。”
“王爺,段大人之言有理啊!若是圣上病體沉重,便可趁機進言。那時,晉王正與諸反王交戰正酣,自是無暇顧及京城禪讓一事。若是生米煮成熟飯了,晉王就算再有能耐也只得認了。”宇文愷狠狠的說著,眾人聽了也都紛紛點頭,更有幾人連聲說好。
“嗯!容老夫三思。”楊素并未當場決斷,而是婉轉的推卻道。
“好了!越公多想想吧!本公這就回府去了。”見楊素一時無法決斷,姬威也不急,見所議之事差不多了,便出言告辭,想早一步回太子府向太子稟報。
“恭送姬公公了。”楊素等人見姬威要走,也都趕忙起身拱手相送。陪同姬威一道回去的還有太子府幕僚段達。
隨著姬威的離席而去,這場酒宴便到了尾聲。隨后,不斷有不勝酒力者離席。當最后只剩宇文愷一人準備告辭時卻被楊素叫住。
“請宇文先生隨老夫到書房一敘。”宇文愷只得跟著楊素轉向后堂書房。
“宇文大人,方才所言似乎另有深意,這里別無他人,不妨細細講來。”
“越公,下官以為禪讓之事久拖必然與我無益。雖中原亂戰表面上晉王一家對抗十余家反王,但王爺也是知道的,中原諸王間表面團結,卻私下無不勾心斗角。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諸王必然久攻不下,日久必生變故。晉王極可能最終獲利,那時,諸王滅,晉王凈得中原之地,收中原諸王之兵,兵精將廣,兵勢豈止百萬。待到那時就算圣上禪讓,我等也會顧忌晉王勢力,又怎敢貿然扶太子殿下登基為帝?”
楊素聽了不住點頭,一臉憂郁。宇文愷所言句句在理,不由他不服。
宇文愷見楊素并未反駁便接著繼續說道:“但這中原大戰對我太子黨而言也確實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便斷無翻身之日了。”
“汝是說,趁亂奪位?一可號令天下之兵勤王;二可亂晉王方寸,使其勢力分崩離析,敗于諸反王之手?”
“越公,難道還有比此時更好的機會嗎?”
“但圣上若是全無禪讓之心,又當如何?難道行那宮廷政變之事?豈不惹得天下人不服,反為不美了。”
“越公,政變一事萬不可取,當思他法。”
“好了,汝之意本王已知,容本王細思,且請回府,今日之言你知我知即可,明白嗎?”
“下官明白,絕不會露出半個字的,下官告辭!”
宇文愷匆匆出了越王府后,往身后連看了幾眼,確定并無人盯梢,便急往自己府中而去。
黑暗處,兩個晉王府暗探見最后一名參與王府夜宴的宇文愷從府中出來后,便悄悄潛回晉王府向宇文述匯報去了。
與京城暗流涌動不同,此時的洛陽儼然已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了。諸王各自帶兵如約而至,楊玄感甚至直接棄了紅桃山寨舉所有嘍兵下山,為的就是在此次會盟討隋之戰中爭得話語權。徐茂公也陪同單雄信、秦叔寶等共計10員大將連同收攏的魯郡各府縣府兵8萬來到洛陽會盟,成為一股較大的勢力。只有最遠的江淮山陽公杜伏威帶著2萬騎兵最晚抵達。
當夜,由盟主王世充為地主的會盟晚宴在洛陽王府舉行,參與會盟諸王帶著各自的軍師、元帥們全都到場。
“諸位,果如徐軍師之言,如今已過半月時間了,我等諸王聯名奏折如石沉大海般沒有音訊。好在,我等已有準備,今日總算悉數應約到場會盟。細數下來,我等眾王會盟之兵已達50萬,大將千員。今晚盛宴之后,明日便誓師出兵。來,諸位大王、將軍,本盟主敬諸位一杯。”王世充現在可謂是信心滿滿,豪氣勃發,舉杯就要敬在座諸王和大將們。
一杯下去,作為盟軍軍師的徐茂公起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