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大軍回援洛陽,沿途也可打通糧道。不知徐軍師可愿否?”師爺胡通判微睜著眼看向徐茂公攆須說道。
“若盟主有令,貧道愿親自率我魯國大軍回洛陽看看。”徐茂公聽了胡師爺的一番言語后心中暗喜著,自己很長時間都未得到單雄信的消息,心中已經判定自己這方大軍已經出了函谷關,并且函谷關多半已經失陷于晉軍之手了。否則,無論如何自己也該能得到兄弟們的消息才是。
“徐軍師,近日可有你部駐守函谷關的消息?”一側的李密突然問道,眼中露出一股狐疑。
“許是那里并無外軍來攻,貧道也多日未得消息了。”徐茂公搖著羽扇佯作鎮靜的答道。
“玄遂先生,函谷關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啊!那楊玄感也去了幾日了并無函谷關消息傳來,想必那里并無戰事,若有意外,就算本王的催糧官不來報,那楊玄感也早派人來報了。”王世充強擠一絲笑意說道,諸王聽了也都點頭稱是。
“那就請徐軍師明日一早便行,前往函谷關除留少許人馬繼續留守外,務必率大軍回返洛陽看看情況,想我洛口城有數萬守軍,應該能保得洛口不失,洛陽更是無恙才是。”
“貧道領命,也無需等到明日,今夜便輕裝簡從快馬直奔函谷關,若是能迎住洛陽糧隊到來更好。”徐茂公不慌不忙的應道。
“那好,就請軍師今夜便行。”王世充拱手一禮道,徐茂公也趕忙起身回禮。
“連日攻城,諸王兄也都疲累了,不如歇息兩日,待糧草到了在行攻擊。若是能引得關上守軍出來便是最好。”王世充接著對諸王說道。
“既如此,某等謹遵盟主之命。”濟南軍大帥唐龍拱手說道,隨即帳中諸王也都拱手附和著。
看著帳中諸王各回各帳,身邊只剩下有意投靠自己的李密和幕僚胡師爺二人。
王世充不由的嘆息道:“唉!糧食好解決但這潼關著實難破啊!我等諸王50余萬大軍聚在此處實屬無益啊!據說這潼關楊林老兒早已得河東10萬晉軍相助守關,眼見從這處是過不去的。唉!”
“王爺,我軍現所處地勢極為不利,前有潼關阻路,北有黃河,南面全是群山相連,若是有船便可尋一渡口北渡攻擊河東郡,繞過這潼關最好。就看楚王那里能否奪得些船只渡河了。”李密小聲安慰著王世充,面對這樣的地形,李密也無計可施。
“唉!李先生說的輕巧了,就是有船渡河,那北岸也是群山險壁無路可走的。老夫倒是聽說平陸有一條極為艱險的小道,可直抵潞州,只是不知真假。若是真的,倒可以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襲取楊廣那廝的老巢,不亞于攻破長安。”胡師爺眉飛色舞的說著,只是說者無意聽著有心。
李密聞言心中一驚,頓時說道:“師爺所言最好是假的,下官曾在潞州書院就讀過一月,閑暇之余也多有打探,沒聽說過潞州有路到平陸縣。若是有路,楊廣為何不在平陸和陜縣兩城駐軍?”
“是啊!傳言當不得真。若是陜縣有晉軍駐扎,本王也早就探知了,也不會率軍深入到這潼關了。”
“王爺,下官確還有不安啊!試想,楊廣若沒有通路連接平陸,當初從王爺手中索取陜縣就說不通了。”李密心中疑惑并未消除,猜疑著說道。
此時,簾門一挑,一個中軍旗牌官匆匆進賬報道:“主公,楚王楊玄感回來了,所有緊急之事面見主公。”
“啊?”未及王世充搭言,李密先驚呼起來。
王世充見李密臉色突變,頓覺不好,忙對中軍旗牌叫道:“速喚楚王進賬說話,快!”
還未等旗牌官轉身出去,那楊玄感早在外面聽見,猛地掀起帳簾,大步跨入奔到王世充面前拱手大叫道:“世叔,盟主,大事不好了。”
“啊?賢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