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 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眾 號書友大本營 免費領!
朱瞻基對王仲義排斥董懷禮的行為喜聞樂見,未來一段時間兩人要在臨清搭檔,若是一團和氣才讓他更不放心。
最終的查抄結果統(tǒng)計出來,光是巡檢司上下就抄出近二十萬兩白銀,董懷禮也將自家的五萬兩貪墨的白銀拿了出來。是不是全部拿出來,朱瞻基也不愿意去深究,畢竟按照程序他是無權來處置地方官的。
所有財物統(tǒng)計到一起有近三十萬兩之多,這不是隆慶開關之后的白銀,大明初年的白銀還是很短缺的,獲得白銀的主要來源是國內的白銀礦開采以及朝貢貿易。
民間獲得白銀的機會更是不多,一個小小的巡檢司竟然能夠查抄出這么多的白銀,還在真是讓朱瞻基大開眼界。
看來這臨清還真是個膏腴之地,若是用心經營,一定能夠將臨清打造成一個商業(yè)基地。
朱瞻基給董懷禮留下五萬兩白銀用做稅關建設以及稅關人員的招募,這些新招募的人員都要進行一定的培訓才能上崗。
首先就要對臨清這一段的運河河面進行拓寬,不然一旦稅關建立起來會引起河道的堵塞。更為關鍵的是制度上的建設要從一開始就規(guī)范起來,不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是一窩碩鼠。
離開臨清一路無話,朱瞻基在船隊到達鳳陽之前就沒有下船,在鳳陽祭拜了先祖祖陵之后,繼續(xù)登船南行。等到太子船隊靠上南京龍江碼頭的時候,早已得到消息的在南京文武官員齊齊等在龍江碼頭,朱瞻基全副太子行頭從船上順著踏板緩步走上碼頭,以鄭和與魏國公徐顯宗為首的文武官員齊齊跪倒在地高呼“臣等供應太子殿下!”
“眾卿免禮平身!”
“謝殿下!”
朱瞻基大步上前,一把拉住為首的以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說道“是顯宗吧?”
“回殿下!臣是顯宗!”
“你我是表兄弟,是自家人,不必拘于禮數。”
“謝殿下!”少年執(zhí)禮甚恭,沒有一絲少年人的神采飛揚。
少年就是今年剛剛嗣爵的魏國公徐顯宗,顯宗之名還是洪熙皇帝朱高熾親賜。少年有些靦腆,做為南京城爵位最高的勛貴,徐氏一門兩公可謂是顯赫至極。
不過這個少年一生并無什么聲名,可能是因為父親被奪爵一事的影響,當代魏國公一生都很低調。
朱瞻基對于勛貴并無什么不好的看法,不能說人家生于功臣之家享受了祖輩的榮光就是罪大惡極的罪過。關鍵的是朝廷對于宗室勛貴的管理有問題,尤其是宗室無論生多少都要朝廷來管。
宗室不準有任何的政治權利,又不缺吃穿,除了在女人的肚皮上使勁還能干什么?自然是孩子越生越多,朝廷的負擔也就越來越重。以后宗室越來越會成為大明最大的弊政,趁著現在宗室子弟還沒有蔓延開,現在就需要進行妥善的安排。
與魏國公徐顯宗打完招呼之后,朱瞻基走到一個身穿大紅蟒袍的老太監(jiān)面前,還沒等朱瞻基張口,老太監(jiān)就躬身行禮道“臣南京守備太監(jiān),操江提督鄭和拜見太子殿下!”
朱瞻基趕緊上前一把托住鄭和說道“孤可不敢承受鄭公公的大禮,您是我大明的功臣,理應孤這個晚輩拜見您才對。”
“殿下此言折煞老臣,臣本殘疾之人,蒙先帝不棄效命于疆場,揚波于海外,怎敢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是應該的,就連父皇也對公公的功績贊不絕口,若不是公公是內官,公侯之位必不可少!”
“殿下謬贊了,臣不過是刑余之人,皇家奴仆,比不得朝堂諸公!”
朱瞻基心說您老的功績在未來可是壓過了皇爺爺,那是完完全全的名垂青史,整個大明能與您老比肩的也就一個王陽明。
與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