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誰也不會把皇帝的話當真,卻都對范安刮目相看,這個皇帝身邊的大太監成長之快,令人瞠目結舌,本來還以為這是靠著皇帝的寵幸,才坐上東廠廠督的位置。
然而今日范安的表現讓大家頓時覺得從前大家都低估了這位低調的大太監,這是一個情商極其高的人,難怪皇帝會如此信重于他。
大家都知道宴會的重點是會,而不是宴,皇帝請大家吃飯必然不會與大家只談家常。
第一道菜就是‘全聚德’的招牌菜烤鴨,經過一年多的市場培養,有錢人就沒有沒吃過全聚德的烤鴨的。不過今天的烤鴨卻與平時吃到的烤鴨口味有些不同,吃到嘴里竟然有一絲絲的甜味。
而且這甜味非常的淡,完全不會掩蓋烤鴨本身的焦香酥軟,一手拿起烤鴨餅,一手用筷子夾上幾片帶著脆皮的鴨肉,放上蔥白絲與黃瓜條用烤鴨餅包起來蘸上甜面醬,一口塞進嘴里,鴨肉的焦香、烤鴨餅的松軟、蔥白的爽滑、黃瓜條的爽脆,再佐以甜面醬的醬香各種味道直接讓味蕾炸裂。
正是這獨特的吃法在后世讓這道魯菜成了北京的名片,到北京的人怎么可能不吃一頓烤鴨,就算吃不起‘全聚德’的烤鴨,也會吃一吃小品牌的。
讓在座的眾人新奇的是這烤鴨的一絲絲甜味是怎么做出來的?還有現在是隆冬季節,竟然還能吃到新鮮的黃瓜,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他們不是沒有見識的升斗小民,自然知道皇宮之中有暖房,專門為后宮貴人培養花卉,可是代價卻異常的大。若是這樣的暖房用來種黃瓜,一根黃瓜一兩銀子都不夠碳火成本。
保國公朱勇沉不住氣,向朱瞻基拱手問道“陛下,這黃瓜在冬天里是怎么種出來的,可有什么竅門兒,臣也回家種上幾株,這天天崧菜豆腐的,嘴里早就淡出個鳥了。”
朱瞻基笑著說道“保國公你這是燒香找錯了廟門,這冬天種出黃瓜的技術可是在李掌柜的手里,朕的手里可沒有!”
“什么?這‘全聚德’不是陛下的嗎?”
張輔聽到自己這個老兄弟嘴上沒把門的,趕緊拉了他一把說道“沒喝酒就多了,陛下九五之尊怎么可能從事商賈之事!”
朱勇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趕緊閉嘴不再吱聲。心里卻對這冬天里如何能種出便宜的蔬菜心癢不已,一個勁兒的拿眼睛去瞟坐在靠外位置的李擎。
雖然有身份地位的人家都知道這‘全聚德’就是皇家開的,但是知道歸知道拿出來說就等于撕開了遮羞布。
朱瞻基倒是沒那么多的想法,他從來也不避諱這烤鴨店是他的產業,不然也不會把人邀請到這里來宴飲。
只是大臣們長久以來的商賈低賤的觀念,讓他們不敢直言皇帝從事商賈之事,這等于說是皇帝在操持賤業。
“無妨,朕還大大方方的跟諸位愛卿說一聲,這烤鴨店的買賣就是朕開的,以后朕還會開更多的買賣,朕公平買賣,還能帶領一方百姓富裕起來,這樣買賣越多越好。”
“陛下所言甚是,唐某任職的房山縣是大明數得著的窮地方,別說收稅了,就是保證老百姓不被餓死,唐某都不敢保證。可是自從房山縣開始發展養殖業,本縣的百姓日子那是一天天的好過起來,這都是陛下的烤鴨店的功勞。
沒有陛下的烤鴨店,房山縣養殖出來的鴨子賣給誰,即使能夠賣出去,也會被奸商把價錢壓得很低,老百姓根本就沒有什么賺頭。
而陛下的‘全聚德’卻是在老百姓的鴨子還沒長大就跟老百姓簽訂的購買契約,不管鴨子長大后的市場行情是多少,‘全聚德’都會按照契約約定的價錢收下老百姓手里的鴨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老百姓從養鴨開始就知道這只鴨子長大之后能掙多少錢,如果‘全聚德’給的價錢太低,老百姓是不會與‘全聚德’簽訂契約的。”唐三任對朱瞻基的經濟理念有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