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都將自己的差事向皇帝做了匯報,只有皇家制造局的吳四福與兵仗局的亦失哈二人一直沒有說話,吳四福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的大人物根本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他就是一個老工匠,大字不識一籮筐。
是皇帝陛下讓他有了做人的尊嚴,自從皇帝陛下管理制造局開始,工匠們生活就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工匠們走在大街上,終于可以昂首挺胸,不再為自己是工匠而羞于抬頭。
亦失哈是內宦,有什么話完全可以回到宮中再說,他并不著急與外臣爭奪與皇帝說話的時間。
皇帝終于騰出了時間看向他們這邊,朱瞻基抬頭看到吳四福那張老臉笑著說道“老吳,吃飽了嗎?”
“回陛下,臣吃飽了!”
“老吳不說實話,回頭叫廚房給你下碗面,今天你沒吃飽就怨李擎,弄了一桌子的菜沒有一個實惠的,還有你已經(jīng)是朝廷經(jīng)制的官員,不必他們這些人低一等?!敝煺盎缇桶l(fā)現(xiàn)吳四福有些拘束,面前的飯菜就沒吃幾口。
“可不敢怪李大官人,臣是窮命,吃不慣這富貴的吃食。”
“誰也不是天生的富貴命,等到老吳致仕之后,在家含飴弄孫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誰說不是呢,不過臣還想再為陛下多干幾年,為陛下多帶出幾個工匠。如今的小后生們可是趕上了好日子,陛下不但讓他們吃飽了飯,還請先生教他們讀書識字。
有學問的后生學起技術來就是比臣這樣的睜眼瞎學得快,而且他們還會總結,把總結出的經(jīng)驗記錄下來,這些經(jīng)驗就是留給后人的財富?!?
“老吳這話說的好,這技術啊就是要總結出來,編纂成書留給后人,這樣才不會讓我華夏祖祖輩輩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失傳?!?
“還是陛下看的長遠,不像臣這樣鼠目寸光,手里的一點兒技術還敝帚自珍,卻不知道這技術只有互相交流才能進步,閉門造車是得不到任何進步的?!?
朱瞻基用手點著吳四福笑著說道“老吳??!現(xiàn)在想明白了,當初朕讓你們把自己的技術貢獻出來,你們可是一百個不愿意,總覺得朕在剝奪你們安身立命的本錢。
你們就不想想,你守著你的那點技術捂著不放,可是你捂著的這點東西,說不定哪天就成了過時的技術。大家都把技術拿出來互相研究討論,說不定一項新的技術就誕生了?!?
“陛下圣明,有好多本來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關竅,幾個老伙計一起一合計可能就解決了,不過臣等都是凡夫俗子,陛下一個小小的奇思妙想就讓我等難望其項背?!?
吳四福大大的拍了朱瞻基一個馬屁,接著說道“就比如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生產(chǎn)的自生火銃,若不是陛下的點撥,臣等再過幾年也不一定能研制出來?!?
朱瞻基眼前一亮,問道“這么說你們的自生火銃造出來了?經(jīng)過測試了沒有?”
“回陛下!造是造出來了,可能是彈簧硬度不夠,發(fā)火率不到八成,不過再擊發(fā)一次就能打響?!?
“朕要求的下雨天也能射擊做到了嗎?”
“小雨沒有問題,大雨還是不行,臣等將引藥槽安放到了火銃的右側,并且給引藥槽安裝了一個蓋子,用一個小機關和擊錘相連,擊錘抬起的時候引藥蓋就會自動合上,擊錘落下時引藥蓋自動打開。擊發(fā)后再次裝藥進行下一個射擊環(huán)節(jié)。”
朱瞻基大喜過望,吳四福的描述基本上與自己夢中看到的燧發(fā)槍已經(jīng)沒有多大區(qū)別,七成的發(fā)火率也完全可以接受。
如此不用火繩點燃,就可以排成更密集的陣型,單位時間內發(fā)射更密集的彈丸。
“做得好,你們的彈簧鋼材是怎么解決的?朕記得上次去你們那里的時候,你們還沒有解決彈簧問題?!?
“彈簧是比較費事,臣等采用多次鍛打,使鋼材成為百煉鋼,雖然費事一些,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