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仗局而去。
一路上皇帝沒有同夏希淳說過一句話,夏希淳心中忐忑,皇帝這是什么意思,召見他卻又不聞不問。
本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夏希淳觀察著皇帝上朝之外的狀態。他發現皇帝陛下并沒有多大的架子,跟身邊的貼身內侍有說有笑。
很快進了兵仗局后,朱瞻基下了御輦在亦失哈陪伴下開始視察整個兵仗局的運行情況。
朱瞻基發現整個兵仗局的運作方式完全是在模仿皇家制造局,這就是標桿效應。人家制造局同樣的人工所生產的產品又多又好,而且成本還低,你兵仗局為什么就不可以呢?
尤其現在這種按照軍方的意愿采購的模式,軍方覺得你的產品不好,完全拒絕采購,沒有訂單整個兵仗局上下還不得餓死。
而且現在采購負責人就是皇帝,你敢賄賂皇帝,是嫌命長了嗎?正是這種嚴格的制度讓兵仗局不得不跟上皇家制造局改革的腳步。
如此才能拿到一部分軍方的訂單,不至于被皇家制造局擊垮。不得不說亦失哈是個有能力的管理者,雖然沒有經過朱瞻基的指點,但是憑著在制造局的觀摩就把兵仗局管理的像模像樣。
受朱瞻基的影響,這些內宦對工匠們的態度都好了不少,他們擔心萬一哪天皇帝看中了哪個工匠,匠人們會把他們欺壓工匠的事抖落出去。
朱瞻基只是在其他地方走馬觀花一般轉了一圈,就讓亦失哈將他指引到箭矢組。
黎叔林正低著頭琢磨鋸木機械的改造,就感覺到眼前多了一片人影,抬頭一看一個身穿大紅龍紋服,與自己年歲差不多微胖的黑臉年輕人站在他的面前。年輕人的身后亦失哈等兵仗局的管事太監們都恭敬的肅立在年輕人的身后。
能讓這些太監如此恭敬的人,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這么年輕的人還穿著皇家的衣服,這個年輕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黎叔林可不是書呆子,趕緊放下手中的工具,尺筆。跪倒在地叩首道“微臣兵仗局掌司黎叔林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