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大朝會結束之后,朱瞻基在皇宮之中擺開宴席,宴請群臣,與群臣君臣同樂。
群臣散去之后,緊接著就是家宴,朱瞻基要宴請整個大明在京城的宗室。主要就是仁宗留下的兒女們,朱瞻基這些有了封號的兄弟姐妹,年齡有大有小,年齡最大的二弟朱瞻埈已經二十三歲,完全已經到了就藩的年紀。
年齡最小的朱瞻埏還不到十歲,這些都已經封王的兄弟,朱瞻基一個都不會讓他們到地方上去禍害地方。
可是這些人必須要有一個安排,畢竟所有宗室都在盯著呢,朱瞻基沒有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安置宗室。
這些人從小經過名師教導,都是不錯的人才。若是不用皇室白白花費錢糧養著他們太虧了,若是用他們該安置在什么位置上?
他們的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終點,位置低了肯定與他們的身份不符,整日與小吏為伍會讓宗室諸人認為自己堂堂天潢貴胄,如何能受小吏羞辱。
貿然安置高位更是對國家的不負責任,這些人雖然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是一點兒基層經驗都沒有,很容易就會被下屬架空,最后與下屬們沆瀣一氣,以宗室之身挖自己家的墻角。
既然是家宴朱瞻基這個皇帝就不是最尊貴的人,最尊貴的人是他的母親張太后。
張太后坐在主位上。兩側都是后宮嬪妃,有先帝留下的遺孀,也有朱瞻基他們這些兄弟的妻妾,鶯鶯燕燕坐了幾十人。
朱瞻基則與一眾宗室與兄弟坐在一起,開宴之前大家一起恭祝太后福壽安康,千秋萬歲。
張太后笑盈盈的接受了眾人拜年話,并給每人都準備了一份禮物。
閑聊了幾句后,張太后把話題引到封藩上“皇帝!”
“兒臣在!”
“這大過年的哀家也不想說一些掃興的話,你父皇突然駕崩,對于皇子還沒來得及做出安排,就撒手人寰。如今大位傳給了你,你就要繼續完成你父皇未完成的事。
他們是你父皇的皇子,也是你的兄弟,你要合理安排他們。天家的一舉一動都被世人看在眼里,咱們不能讓外人看了天家的笑話。”
“母后放心,兒臣定會妥善安排弟弟們,眼下他們還小,正好能陪在母后身邊,讓母后能享天倫之樂。”
“哀家一個老婦人,不能耽誤了孩子們的前程!愿意去就藩的,還是去就藩吧!”
朱瞻基沒有接母親的話,而是看向九個弟弟問道“你們愿意現在去就藩嗎?就藩之后無旨意就不得離開藩地了,你們可要想明白。”
年齡最大的朱瞻埈站起身來說道“若是朝廷不逼著臣弟去就藩,臣弟才不去就藩呢,藩地有什么好的,哪里有在京城這么熱鬧!”
其他幾個兄弟一想到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去藩地就藩,就有些不寒而栗。他們還沒有體會到就藩的好處,從小就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哪里愿意離開現在的溫柔鄉,于是紛紛搖頭表示不愿意去就藩。
朱瞻基攤攤手說道“母后你看,他們根本不愿意去就藩,兒臣也不想看著自己的手足兄弟去藩地受苦,母后就讓兄弟們在京城多待些日子吧,等弟弟們想去就藩的時候,再去就藩吧!”
張太后知道這些孩子現在還沒有真正經歷大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人心險惡。他們根本就看不出來皇帝根本就不愿意讓他們就藩。
不過今天是過年,張太后也不愿意點破,只是笑呵呵地說道“哀家其實也不舍得你們離開哀家的身邊,既然你們不愿意去就藩,那就留在京城吧!”
“謝母后恩典!”一眾兄弟起身謝恩。
本以為這就糊弄過去了,沒想到家宴散席之后,張太后命人將朱瞻基請進慈寧宮。
朱瞻基到了之后,張太后讓身邊伺候的大太監守在門口,吩咐道“任何人不得靠近門口一丈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