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澄進入朱瞻基的大帳之中,朱瞻基正在用晚膳。大軍行軍在外,飲食方面一切從簡。
朱瞻基的晚膳只有簡單的四菜一湯,配著一碗粳米飯。這四菜一湯是太祖高皇帝留下的規(guī)矩,其目的就是反對奢靡浪費,可是到了現(xiàn)在,達官貴人的飯食已是極盡奢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成了達官貴人的主流。
胡元澄沒想到當(dāng)今天子竟然就吃著這么簡單的飯菜,行禮過后偷眼瞄了一眼皇帝的飯菜,一盤紅燒海蝦,這東西對于海邊之人來說不是什么稀奇吃食,不過到了內(nèi)地卻很少能夠吃到,無他,無法運輸!
一盤清燉魚,魚的品種胡元澄也沒有分辨出來,估計也是在海里撈上來的。
一盤扇貝,一個涼拌海帶絲,再配上一碗紫菜蛋花湯。整個一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樣子。
胡元澄估計皇帝這一餐飯除了費火做熟之外,都沒花一個銅板。聽說皇帝陛下直接控制的生意都是日進斗金,沒想到這口腹之欲上竟然如此的簡單。
朱瞻基感覺到了胡元澄在偷瞄自己的飯菜,便笑著問道“胡愛卿還沒吃飯吧?”
“回陛下,臣趕路匆忙還沒來得及吃!”
“范安,去給胡大人添雙筷子,盛一碗飯,朕與胡大人同吃。”
“謝陛下,臣怎敢與陛下同桌共食!”
“朕沒那么多的規(guī)矩,這大帳里又不是什么重要的場合,胡大人不必拘禮,你跟朕還不熟,等你熟了之后就知道朕這個人,不看這些虛頭巴腦的禮節(jié)。朕需要的是肯用心做事之人,是能臣干吏。”
“胡大人,皇爺讓您吃您就吃吧,別辜負(fù)了皇爺?shù)囊环囊狻!狈栋苍谂赃呉矌颓坏馈?
“謝陛下賜宴!”
“哪來的宴,就是一頓海邊特色的飯菜而已。別看簡單,平常時候不來海邊還真吃不上。”
“陛下說的是,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朱瞻基給胡元澄夾了一筷子魚說道“就拿這條比目魚來說吧,在海邊不過是漁民捕撈的尋常魚類。可是在內(nèi)地卻難得一見,只因運輸成本太高。胡大人就沒想過有一天國家實力強大了,即使在遠離海邊的大陸深處的百姓也能隨意吃到新鮮的海鮮?”
“這······若是運送少量的海魚,只要不惜成本,還是能辦到的,就是代價太大了,這也是楊貴妃吃個荔枝留下千古罵名的原因,路途遙遠運送成本高昂,這讓原本一些地方不值錢的東西卻無法運送到其他地方。
一方面是道路難行,一方面是距離遙遠,活的海鮮運到地頭也成臭的了。陛下所言若是能夠?qū)崿F(xiàn),除非能造出一種不用牲畜牽引,晝夜不停息的奔跑的車輛,一個晝夜最少能夠跑一兩千里。”
朱瞻基聽得一愣一愣的,這胡元澄竟然想到了人造動力,不過這倒是未來發(fā)展的趨勢,不過這人造動力不是今天要討論的。
胡元澄在皇帝這里吃了一頓簡單又味道獨特的晚飯,他也是餓了,米飯上來之后,就著菜肴口便吃掉了一碗飯,朱瞻基示意小宦官繼續(xù)給胡元澄盛飯,再吃掉一碗后,胡元澄才有了些飽腹的感覺。
放下筷子,尷尬地對朱瞻基笑笑說道“陛下!臣失禮了!”
“無妨!朕還就喜歡這樣的真性情,沒吃飽再讓人添一碗飯。”
“不用了,陛下臣吃飽了。”
小宦官撤下殘羹剩飯,又端上泡好的茶水,朱瞻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問道“知道朕把你叫來所為何事嗎?”
“微臣委實不知!”
“也罷!能夠想到這樣的想法畢竟不是普通人,朕問你個問題,你要如實回答,農(nóng)業(yè)與工業(yè)誰更重要?”
“陛下,無論什么時候,農(nóng)業(yè)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民以食為天,首先解決了吃飯問題才能去想其他。”
“表面上看是如此,其實仔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