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亙古不變的真理。這些抓住賊人大多數都是個人行為,很多人都是臨時起意,覺得若是能夠得到孵化鴨苗的秘方,也許就能一夜暴富。
當然也有受人指使者,州衙拿到口供后直接帶人去背后之人家里將人抓捕。這些竊密者在朱瞻基看來都應該發配到舊港為大明戍邊。
然而現實中卻不能這樣做,大明律明確規定盜而不得杖一百,流三千里。從房山流三千里無論如何也到不了舊港,純法律問題還是堅持法律準繩為好,不然會導致司法混亂。
在孵化房朱瞻基只是隨便轉了一圈,里面的工人正在按部就班的做著孵化的工作。對于這些工作步驟他也不懂,況且他也沒必要弄懂。
出了孵化房,在唐三任的引領下來到州衙二堂,坐下之后,一名女子送上茶水,朱瞻基抬眼一看原來是唐賽兒。
唐賽兒送上茶水道了聲萬福就退了下去,朱瞻基笑道“季重好福氣,身邊有這么一個紅顏知己,好生讓人羨慕。”
唐三任尷尬一笑道“陛下后宮佳麗三千,臣哪有資格讓陛下羨慕。”
朱瞻基被唐三任一句話給懟了回去,不由搖搖頭道“看來男人在涉及到自己的女人的時候,言語都會有攻擊性?!?
唐三任不知該如何接皇帝的話,不知為何皇帝這么喜歡關注他與唐賽兒的私情。這種男女之事拿出來說是很難為情的。
于是岔開話題道“陛下,如今的房山州歲入有三大塊兒,一塊兒是傳統的田稅,臣在房山開始推行十稅一的政策,并且承諾百姓納稅之后,不再承擔徭役之事。
一塊兒是出售鴨苗的利潤,除去成本之后,一只鴨苗的純利潤在八文多一些。一年下來至少會有幾萬貫的利潤。
最后一塊就是百姓養鴨養魚的副業稅,同樣是十稅一,一只鴨子從鴨苗到出售成品,至少要二十文,賣出多少只鴨苗就等于能征收多少鴨子的稅。當然在喂養中間會不會出現死亡,這是肯定的,不過在沒有瘟疫的情況下,鴨子還是一種不錯的耐粗飼的家禽。魚稅也是如此,十稅一進行征稅?!?
“如今房山一年出欄多少只鴨子?”說到正事,朱瞻基也認真起來。
“今年截至到現在已經售出鴨苗八百萬只,估計到年底能夠售出鴨苗一千萬只左右,僅此一項就能創造稅盈利八萬貫。再算上糧稅和副業稅收,房山一年的歲入差不多能夠達到二十萬貫。等到明年良鄉的百姓都開始挖塘養鴨養魚,房山的歲入至少還能增加到三十萬貫?!?
朱瞻基在心中盤算了一下,以現在房山的歲入,已經超過了一般的一府之地。這就是工業化生產的威力。不但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利潤。不過朱瞻基沒有唐三任那么自信,若是繼續增加鴨苗的投放,會不會讓供大于求,造成鴨子的滯銷,使得百姓憑白蒙受損失,若是如此官府可就好心辦壞事了。
朱瞻基把自己的擔憂告訴給唐三任,唐三任拿出當初皇帝對他說的話說道“陛下!只要有鴨子根本就愁賣,若是只依靠全聚德肯定無法消耗這么多的鴨子,可是京師附近的府縣還有不少。如今‘全聚德’的烤鴨吃法已經風靡整個京畿,雖然全聚德的烤鴨方法由于保密措施良好,并未泄露出去,但是燜爐烤鴨卻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一些小的縣城里也出現了這種燜爐烤鴨的烤鴨店。
他們單個店家的消耗不多,可是架不住數量多,所有的店家加起來消耗的鴨子比‘全聚德’還要多上很多。這些小店的價格要比‘全聚德’便宜不少,正好可以填補高端市場與低端市場之間的中間市場,正好可以滿足一些家境中等的人家的就餐需求?!?
“這些小店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從房山這里進鴨子吧,這么遠的距離運輸成本會比鴨子本身還要高吧。”
“陛下多慮了,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商人們制作了專門運輸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