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利益考慮沒有人愿意將布匹織的細密。
既然上面有了要求,不在乎能夠織出多少布匹,只要能夠保證質量就行。如今的細密的棉布已經織出不少,價格成本也高出了近一半。
不過這些精織的棉布是用來生產羽絨服的,整整一年‘全聚德’生產的鴨絨全部運到了房山。如今的女子營地縫紉小組正在加緊縫制羽絨服,第一批羽絨服將運去遼東試賣。
一旦有了良好的口碑之后,房山這邊就會正式投產羽絨服工廠,用規模化的經營降低生產成本。
制約布匹大量生產的并不是織布環節,而是紡紗環節,沒有足夠的紗線就織不出足夠的布匹。朱瞻基感慨難怪后世工業革命會從紡紗機開始,因為在珍妮紡紗機發明之前,人類的衣服普遍是不夠穿的。
衣衫襤褸是這個時代最正常的現象,生產力跟不上就只能提高布匹的價格,老百姓更是自給自足,基本上不會購買布匹。
有購買力的按照后世的話來說那就是中產以上的家庭,按照大明的說法那就是中人之家。整個國民的生活水平不能提高,形不成有效的市場,大明是無法成為一個強大富裕的國家的。
單純的比較購買力,大明百姓十個都比不上草原牧民一個的購買力,這也是中原商賈都愿意冒險深入草原貿易,以至于最后不可控制,變成了資敵的漢奸行為。
商人都是逐利的,若是有利潤什么樣的風險都有商人敢于嘗試,哪怕獲得利潤的下一刻被刀斧加身。
對商賈的監管一刻都不能松懈,可以允許商賈賺取利潤,但是絕對不允許商賈左右官府的態度。
這就是朱瞻基手里一定要握有能夠隨時洗牌的力量,這個力量不是軍事上的威懾,而是商業上碾壓。
任何一個敢于挑釁的商賈都會被徹底的打壓下去,隨時都可以安排新的替代人選,朱瞻基絕對不會接受未來的大明是個商賈控制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