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政與陳智聽完沐晟的話恍然大悟,怪不得沐晟不急著進攻呢,這是害怕打草驚蛇呢!
“原來如此,末將明白了,大帥我等何時開始發(fā)起進攻?”
沐晟看了一眼方政,吩咐親衛(wèi)“傳經下去,擊鼓聚將,本帥要與黎利叛賊決戰(zhàn)!”
“咚!咚!咚!”中軍大帳外的牛皮大鼓被敲響,各級軍官陸續(xù)趕到中軍大帳。上百人的把寬敞的中軍大帳擠得滿滿登登,沐晟看著帳中諸將大聲說道“本帥剛剛接到朝廷命令,要求我等立刻準備對叛軍發(fā)起攻擊,朝廷不要求我們能夠剿滅叛賊,給我們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盡量拖住叛賊,不使叛賊有機會撤離。
朝廷已經在黎利的后方布置了重兵,只等朝廷布置完成,就能對黎利叛軍合圍。諸位,建功立業(yè)的時候到了!”
“請大帥吩咐!”
“方政!”
“末將在!”
“你帶領本部人馬為左翼,本帥再撥給你一千火銃兵,共計三萬人馬。用以防備叛賊可能擁有的象兵!與敵接戰(zhàn)后不得輕敵浪戰(zhàn)!”
“末將領命!”
“陳智!”
“末將在!”
“你帶領廣西衛(wèi)所兵馬,并土司狼兵為右翼,一樣撥給你一千火銃兵防備象兵。與左翼齊頭并進,不得冒進浪戰(zhàn),穩(wěn)扎穩(wěn)打!”
“末將領命!”
“其余人馬由本帥統(tǒng)領,坐鎮(zhèn)中軍為兩翼的后備隊,隨時支援兩翼。
諸位回到自己的營中整頓兵馬,明日辰時初準時發(fā)起攻擊,不給叛賊脫離的機會!”
“是!”
眾將退出大帳,各自回營整頓兵馬,準備來日的進攻事宜。
十萬人馬的行動,不是說動就能動起來的,一時間軍營之中到處都是人喊馬嘶之聲。
明軍的動靜不可避免的被黎利叛軍的斥候偵知,快速回報給黎利。
黎利聽到明軍準備進攻的消息,不但沒有驚慌,反而興奮的大笑道“明軍終于沉不住氣了,只要明人進攻,我們就能利用對地形的熟悉,對明人進行出其不意的打擊。
一步步將明人的糧道拖長,然后截斷明人的糧道。十萬人啊!沒有糧食還用我們打嗎?”
黎利手下的眾頭目齊聲稱贊“大王英明,明人遇到大王就是他們的死期到了。”
黎利擺擺手說道“明人的強大不是我們能夠比的,在明人面前我們還是要謙卑一些。你們要明白,我們不是要與明軍你死我活,而是讓他們知難而退,把屬于我們的安南還給我們!
為此我們即使低頭認錯稱臣都沒有關系,只要明人同意撤出安南,從此安南的事安南人做主。”
眾頭目紛紛點頭應是,黎利不愧是一代梟雄,盡管已經取得了暫時將明人驅逐出安南的優(yōu)異成績,還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清醒的認識到安南與大明之間的差距,面對連續(xù)的勝利,不會得意忘形,以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而是小心謹慎地用經濟仗與大明對抗。
大明出動十幾萬大軍討伐他,每天的錢糧花費那都是海量的數(shù)字,只要他憑借安南獨特的地形與明人周旋,抓住機遇再打上幾場勝仗,明人頂不住錢糧壓力,會覺得打下安南得不償失。
朝廷中的反戰(zhàn)派就會占據(jù)上風,到時候他黎利再低頭認錯,表示愿意對大明臣服,從此甘心做大明的藩屬。大明王朝一定會順水推舟與安南化干戈為玉帛,從此安南就會真正屬于安南人的安南。
黎利的想法非常正確,在另一個時空也獲得了成功,在安遠侯柳升輕敵冒進戰(zhàn)死在安南倒馬坡之后,大明的另一個統(tǒng)帥成山侯王通驚懼萬分,私下里與安南媾和,朝廷順水推舟認下了這份和約。
不過在后來朝廷追究失安南的責任時,王通就成了不大不小的替罪羊。被奪爵下獄,直到正統(tǒng)年間才被重新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