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任知道這些由皇帝教授出來的學生,思想都與皇帝趨同,可還是沒想到這王二的思想這么超前,連男女平等的話都說出來了。
這個時代講男女平等那就是妥妥的異端邪說,就連女人自身也不敢與男人平等。不過王二的話很對,官府能做的只是引導,一個家庭是否男女平等,官府還真就管不著。有句話說的好,清官難斷家務事。
二人又一起討論一番免費教育的細節問題,王二告辭回家,剛到家里就看到了前來傳旨的小宦官。
小宦官帶來的就是一句皇帝的口諭“著王仲義立刻進京,不得拖延!”
接完口諭之后,王二將小宦官拉到一邊,從懷里摸出一錠一兩左右的小銀子塞到他的手里問道“陛下這么急著招某回去,可是有什么急事嗎?”
小宦官悄悄掂了掂銀子的重量,低聲說道“是好事!從上海傳來了消息,下西洋的寶船已經開始動身北上,估計用不了幾天就會抵達天津直沽港,陛下估計要去直沽港了。”
王二點點頭,拱手道謝道“多謝公公直言相告,既然陛下急召,容某與家人道別一番,就趕緊動身吧!”
小宦官知道眼前之人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也不敢得罪,笑著說道“王將軍,再急也不差這一會兒工夫,您就去吧,奴婢在這等一會兒。”
“有勞了!”
王二轉身對娘和兄嫂說道“娘!兒子身負皇命不能在娘身邊盡孝,就請大哥與嫂嫂多費心了,待王二在天津安頓下來,就把娘與兄嫂都接去天津,到時候我們一家就能一直團聚了。”
“娘就不去拖累你了,你好好給皇帝當差,咱大明百姓攤上這樣為老百姓著想的好皇帝不容易,你一定要忠于皇帝,不得有任何對不起皇帝的事。”
“娘!放心吧!沒有陛下哪有兒子的今天,效忠陛下也是為了自己,這一點兒子是省得的。大哥、嫂嫂娘就拜托你們了。”
“兄弟說的哪里話,娘也是大哥的娘,大哥盡孝也是應該的。”
“還有一件事,官府最近要籌備官學堂,咱家的兩個孩子今年有望進入學堂了。到時候一定要積極配合官府的安排,不要因為侄女是女娃就不把她送到學堂。女娃讀書也是有用的,說不定以后侄女比侄子還孝敬你兩口子。”
兄嫂二人也不知道兄弟為什么這么在意女娃讀書的問題,不過現在家里也不差女娃讀書這點錢,去就去吧!二人痛快應下了王二的要求,并囑咐王二道“兄弟自己出門在外一切都要多加小心,有道是外面再好也終歸不是家,有什么難處就捎話回來,別忘了還有哥哥嫂子在呢!”
對于哥哥嫂嫂的囑咐一一應下,告別了親人,跟隨傳旨的小宦官一道趕回京城。
————————————
皇帝出京可不是小事,首先這扈從就要經過層層的篩選,羽林軍不管皇帝去哪里,都是皇帝的核心保衛者,其次跟隨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員的選擇,誰留下在京城主持日常,誰跟著皇帝準備貼身顧問,這些都要細致安排。
王二抵達京城的三天后,皇帝御駕正式動身前往天津。隨行的文武大臣隊伍基本上還是御駕親征時的團隊,只不過上一次是為了打仗,這一次是為了接船。
京城到天津直沽不到四百里,內線行軍不需要嚴謹的扎營規矩,行軍速度很快,每天以七八十里的速度行軍,五天時間就趕到了直沽港。
如今的直沽港已經在原備倭水師、現在的海軍直沽基地官兵的建設下有了初步的規模,兩座磚石砌成的深水碼頭棧橋深入大海,可以同時停靠十艘大船同時裝卸貨物。
皇帝到來的時候,海軍因為初春風向不對,行使緩慢還沒有抵達,在等了一天多的時間后,才抵達天津港。海軍的到來讓直沽港口鋪滿了船只,處處都是帆影重重。
最激動不是海外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