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擴大養殖規模,就得兼并其他的部落。草原上的戰爭也是基于這個原則,爭奪牧場與人口。
受到羞辱的文官全都閉了口,他們沒想到皇帝直接就撕開了他們的真面目,難道皇帝陛下不打算用儒生治國了嗎?
如果儒生不能當官,儒家學說除了修身養性之外,再無任何用處,這事一個可怕的趨勢。不用儒生,難道皇帝找到了可以替代儒學的學說了嗎?
儒家統治天下上千年,天下早已習慣了儒家學說的道德規范,摒棄了儒家文化,難道連儒家的價值觀也否定了嗎?
這不亞于一場毀滅,若是皇帝真要這么做,那恐怕離天下大亂也就不遠了。
楊士奇見無人說話,不敢繼續沉默下去,他是首輔,理應有所表示。
“陛下!土地兼并自古皆是如此,只因人性本貪,朝廷只能想辦法抑制土地兼并,士紳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朝廷也不禁止土地交易。士紳買地也是合法合情的,朝廷不能因為士紳多買了幾畝地,就把朝廷稅收流失的責任都推到士紳身上。”楊士奇這話說的已經有了頂撞的意味。
“朕不反對土地兼并,土地集中起來才能發揮機械耕種的效率,可是士紳無論兼并多少土地可有繳過一文錢的稅?你們把土地都占了卻不交稅,指望失地的百姓去交稅嗎?”
“陛下!讀書人不交稅、不服役是太祖祖制,難道陛下連這一條也要改了嗎?陛下是想做獨夫民賊嗎?”
朱瞻基抬頭一看是黃淮,不由冷笑一聲說道“黃愛卿說到祖制,那朕問問你,太祖祖制哪一條寫著讀書人必須免稅的?”
“食祿之家與庶民貴賤有等,趨事執役以奉上者,庶民之事。若賢人君子既貴其身,而復役其家,則君子、野人無所分別,非勸士待賢之道。自今百司見任官員之家,有田土者輸租稅外,悉免其徭役。這是《太祖實錄》欽定,臣豈敢胡亂編排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