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以河套為試點,既然瓦剌占據了河套那就將其打出去。”
阿魯臺大喜過望,以明軍的實力,再加上韃靼部隊地形的熟悉,雙方配合,大事可期。
“臣代韃靼上下謝朝廷的慷慨解難,從此以后韃靼永不背叛,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對于阿魯臺的誓言,李擎也就左耳進右耳出,用皇帝的話說,自己沒有實力,別人的誓言就是狗屁,你見過哪頭狼見到羊不上去撕咬的。
要想不讓這些藩屬有任何不軌之心,必須要有讓他們產生絕望的實力。讓藩屬國面對如此實力生不出反叛之心,這才是立國之道。
“本官相信和寧王的誠意,也愿意替你在皇帝面前美言,不過大軍出征糧草物資消耗巨大,這筆錢不能讓朝廷出吧!”
這話一出,不光是阿魯臺有些不可思議,就連于謙也是大吃一驚,什么時候大明幫助藩屬國出兵還要藩屬國出軍費了。
“這······我韃靼部現在沒錢啊!”
“沒錢沒有關系,可以分期還,比如這次出兵花費一百萬貫,你們每年還個十萬貫,算上利息多還上二萬貫,也就每年還十二萬貫,這點兒錢對韃靼來說不算什么吧?”
“韃靼一年倒是能拿出這么錢來,可是這筆錢若是每年還了朝廷,我們拿什么來與朝廷互市?”
“考慮到你們的難處,我們給你們選出一條的商機,朝廷從現在開始向你們收購羊毛。朝廷暫時按照每擔一百文收購,有多少朝廷要多少。
怎么樣?羊毛在你們手里除了制作氈房和氈靴,沒有任何用處,你們是不是每年也在犯愁這些羊毛的處理?”
“李大人所言當真,朝廷真的要草原的羊毛?”阿魯臺瞪大了眼睛,被這突然到來的幸福砸中了,若是朝廷真的收購羊毛,那草原從此就多了一條新的商機。韃靼不光可以把自己部落的羊毛賣給大明,甚至可以去收購其他草原部落的羊毛,賺取差價。